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富豪故事>

白重恩:从事“严肃研究”的“随和长者”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15-06-19 10:54:25

  30年前远赴美国求学的时候,白重恩想的是,“能很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多年来,他坚持严肃研究,追求学术美感,享受学者独有的快乐。如今,52岁的他成为央行货币委员会经济金融专家委员。新的身份,或许能够帮助他离原初的梦想更近一些。

  学者委员

  新委员中,白重恩来自高校教育教学一线,是名副其实的学者型委员。

  除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的身份,白重恩还是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百人会成员、“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最近几年,在一些国家宏观经济和公共政策的顶层设计以及改革领域的讨论中,都不难听到他的声音。

  最近一次是在“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地方债成为当下焦点话题。白重恩表示,目前定向发行和公开发行相结合的地方债券发行方式是比较现实的一种方案,比完全市场化公开发行可行性高很多,比全部转化为国债来公开发行道德风险小。不仅如此,他强调,长期来看,还是希望未来地方债交给市场来决定。

  实际上,作为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白重恩多年来在公共财政和税收领域有持续的研究。他强调,财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需要明确政府支出责任。对于公共财政视角下的税式支出管理与预算体制改革也早有研究。

  在今年3月举行的“201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白重恩表示,不同地域之间或者是同地域的不同政治参与者之间的竞争,是衡量政府好坏的重要要素,而在制度方面,应该用更大的宽容允许多样化的政府存在。

  此后,他发表观点称,地方政府的“特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推动力,但是这种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中国要保持经济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实现从“特惠制度”到“普惠制度”的过渡。

  今年2月,“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5年年会”上,白重恩在谏言“十三五”规划的思路时表示,应当弱化经济增长的目标,同时强化深化改革的目标,完善体制的目标、收入分配的目标以及就业目标等。

  梳理最近十年来白重恩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他对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医疗、收入分配、户籍制度、公共财政税收等民生领域的问题均有研究。

  “谦谦君子,随和长者”

  抛开关乎国计民生的宏大命题,当回归校园、回归讲坛,学生眼中的白重恩老师,或许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他的人格魅力。

  2014年9月26日,白重恩连续第6次获得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并获得“良师益友”特别奖。这是一个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发起的具有14年历史的奖项。

  时值他正式回国整整十年的时间。

  2004年9月,白重恩正式到清华大学任教,研究领域主要为产业研究和公司治理。

  学生眼中的白重恩“为人很随和,任何时候都给人一种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的感觉。他的思维非常严谨,语速慢,做事不急不躁、有条不紊”。

  对于学生的事情,他从来不吝时间和精力。除了个人研究和日常上课,白重恩有意识地增加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比如,他每周花一个半小时和学生一起读书,并一起分享内容。希望带给学生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下课后,他通常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为学生答疑解惑。

  不仅如此,学生眼中的他,还是一位随和的长者,有时候会和学生一起打羽毛球,“并且球技很不错”。

  他在“良师益友”奖的获奖感言中说,“我想如果问我为什么回国从教,一个原因就是我能够给同学带来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跟同学在一起,我有一点点成就感,我希望几年下来,对他们的经济学素养、研究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少了个数学家,多了个经济学家

  1963年,白重恩出生于南京的一个教师家庭,6岁时,随家人下放到苏北淮阴,并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期,直到高中最后一年才回到南京。

  1979年,白重恩考上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那时正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在他看来,选择数学是因为其逻辑思维更干净。

  他以数学中最能代表学科优美的平面几何为例,认为希腊人将日常生活中的几何现象,用最基本的公理诠释,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难能可贵。在此后数十年的教育教学中,白重恩也秉承了最初的追求,坚持严肃研究,并坚信其充满“学术美感”。

  大学毕业后,白重恩继续留校读数学专业研究生,和经济结缘也正是在这两年间。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白重恩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了解到中国经济改革中充满待解的难题,他决定致力于经济领域研究。

  “当初改学经济学最主要的动力就是让我能很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他在2005年接受的一次采访中如是说,“经济学家不愿意为了支持一个政策就随便加一个假设来说服大家,而是要用大家都认可的几条最基本的原理来解释现象,从而说明哪些政策合理,哪些不合理。所以从研究方法上来说,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读研期间,白重恩被推荐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研习数学,但因为想研究经济,他在导师丘成桐的帮助下,转而学习统计学。

  1988年,他获得该学校数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年后分别在波士顿学院经济系和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任教。2002~2004年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2004年7月正式回国。

  2015年6月15日,白重恩获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这一新的身份或许更能够帮助他实现最初选择经济学的初衷——了解并致力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