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王老吉在媒体沟通会上宣告将发起新的“红罐案”诉讼,对除广东加多宝外其他5家加多宝相关公司提起诉讼,索赔金额不低于15亿元,以全面保护王老吉品牌价值,力求将被侵权的损失降到最低。
日前正在进行审理程序的红罐案于2014年12月19日进行一审宣判,广东省高院判决广东加多宝使用红罐构成侵权。随后加多宝提起上诉,今年6月16日,该案二审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红罐包装装潢的归属并未当庭判决。
王老吉再诉加多宝有理有据 全面维权力挺正义
“由于目前仍正在进行的红罐案诉讼主体只有鸿道集团和广东加多宝,不包括另外5家加多宝公司。”在媒体沟通会上,王老吉大健康法律顾问、广东三环汇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温旭表示,因此王老吉将对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武汉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提起侵权上诉,索赔不低于15亿元。
“尽管加多宝在‘红罐案’一审败诉后已推出新罐包装,但在凉茶市场中,仍有大量红罐加多宝产品流通。”王老吉方表示,在确认加多宝经营主体均在独立生产和销售涉案侵权产品,以及各经营者之间并无直接股权控制关系后,王老吉决定对加多宝不同经营主体实施的侵权行为分别予以追究,全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王老吉相关负责人表示,再诉加多宝一方面是为了弥补2012年之后,其他5家加多宝公司使用红罐给王老吉品牌造成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是为了全面禁止其他5家加多宝公司生产销售红色罐装凉茶,保护王老吉的品牌价值。
而在此前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相关案件中,就有加多宝因为拥有多个经营主体推脱责任的先例。在广州“10罐7罐”案听证会中,被告广东加多宝公司便称王老吉方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加多宝广告是广东加多宝发布,或授权发布,并将责任推给加多宝(中国),因此认为广东加多宝不存在虚假广告宣传。
经销加多宝侵权产品或承担法律责任
王老吉与加多宝之所以针对红罐包装展开如此激烈的争夺,源于在消费者心智中早已形成了“红罐=凉茶=怕上火=王老吉”的印记,王老吉已成为正宗凉茶的代名词。加多宝在失去“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后,正是侵权王老吉的“红罐包装”才得以迅速发展。
早在2014年12月,广东省高院便对“红罐案”一审做出了加多宝构成侵权并赔偿王老吉1.5亿元经济损失,红罐装潢属于王老吉所有的判决。法院还提出“要求加多宝立即停止使用与王老吉红罐凉茶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包装装潢”等“四个立即”,全面禁止了加多宝的侵权行为。随后,加多宝提起上诉。
6月16日,“红罐案”二审开庭,王老吉向法庭提交了加多宝御用中介排名机构——中国企业信息中心,涉嫌数据造假的新证据。有法律界人士称,根据一审宣判及二审开庭的情况来看,加多宝“红罐案”二审胜诉的几率非常低。而温旭也在沟通会上表示,关于红罐的归属问题,一审法院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判决和回答。不管任何时候,始终是许可方占据主动的地位。
面对惨淡的市场前景,加多宝加快了把侵权风险转嫁给经销商的步伐。早在红罐案一审期间,加多宝就开始采取低价甩卖红罐产品的策略,并向经销商频频压货,将销售涉嫌侵权产品的风险和责任全部转嫁给了经销商。而加多宝于一审败诉后忙换装,在其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以及广告、线下物料等力推新罐,全面“去红”,也是其侵权心虚的一种表现。
“一旦二审维持原判,宣判加多宝不能使用红罐,经销商们就要面临销售红罐加多宝违法的事实,届时将有大批红罐加多宝压在手中无法消化,加多宝经销商将成为这场红罐战的最大牺牲者。” 有律师指出,一旦确认经销商与生产商共同故意侵权,王老吉可追究经销商销售侵权产品的法律责任。
此外,加多宝还将面临巨额赔偿。据悉,加多宝公司与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多起关联诉讼,涉及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等多个诉由,争议目标总金额已超过30亿元。加上即将发生的15亿元,加多宝或将面临总计达45亿元以上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