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消费真相>

“双11”结束商家还没派件 有网店发货要等9天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4-11-16 08:40:37

  (IT频道 吴涛)“我‘双十一’买的一件化妆品9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发货!”一消费者接受圆通、顺丰、EMS等物流公司,负责咨询工作的人员均称,“双十一”期间用户收到快件时间会延长,但是目前并没有出现爆仓,也没有停止收件。EMS客服还强调,“从其他地区发往北京地区的快件受影响较大。”

  至于延迟原因,沈涛表示,最主要原因还是订单数量激增,申通2012年“双十一”期间单日处理快件峰值为200万件,今年变成了3050万。“这是成倍数增加,压力自然不小。”“另外,这还和快递企业今年‘双十一’的对策有关系。今年快递企业实行了‘分流’和‘分峰’措施,‘分流’是为了减小一些核心中转站的压力;‘分峰’指在‘双十一’前就和电商约定好分批发货,错开峰值。”沈涛称,这样可以预防爆仓,但是用户收件时间可能会延长。

  除了快递“不给力”,网店“双十一”集中销售造成订单挤压,自身发货速度慢也造成了消费者迟迟收不到货的现状。天猫一化妆品品牌旗舰店对迟迟不发货给出解释:由于“双十一”订单量达到了千万级别,预计9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发货。

  这种情况虽然不是广泛存在的,但也能从中窥斑见豹,“双十一”快件延迟几率高于常态。在北京工作的白领姜女士昨日对话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他所买的一套画笔已缺货。

  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双十一”后遗症还表现在其他狠多方面,如“先涨价后打折”、“抢购商品货源不足”、“预付金不退”等等。正因如此,有人反思,消费者在双十一究竟得了多少实惠?这种人为造节集中式消费的意义又在哪儿?甚至有媒体称,未来“双十一”将成鸡肋。

  但是电商分析师陈寿送不这样看,他接受商也善于制造氛围刺激销售。“未来‘双十一’会依旧存在,难成鸡肋。”陈寿送说道。

  不过,陈寿送还是倡导理性消费,表示个人消费应该量力而行。陕西社科院副院长石英也表示,“双十一”购物狂欢可能导致民众过于迷恋物质,精神空虚,还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让消费回归理性已势在必行”。(中新网IT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