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波) 2月3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山东墨龙即以“抢头条”的架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一份业绩变脸的修正公告,加上业绩修正前公司董事长及一致行动人进行大规模减持,触发监管红线,被深交所发监管函。变脸叠加减持,其背后的真相到底如何?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的问题?山东墨龙欠缺给市场一个交待。
受消息影响,6日山东墨龙AH股继续低开低走,截至收盘,A股股价盘下跌2.47%报8.3元,两日累计下跌11.14%,H股股价跌3.7%两日累计下跌16.67%。A股股价创下半年新低。
业绩变戏法 股价连续下跌创半年新低
3日山东墨龙发布修正公告称,公司预计2016年全年净利润为亏损4.8亿元-6.3亿元。该消息一经披露,让投资者吃了一惊,原因在于2016年10月26日山东墨龙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6年1-12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万至1200万元,同比增长102.31%至104.62%,对公司股价构成重大利好,专用设备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3.29%,公司本季度净利润环比上季度下降201.72%至增长58.71%。
对于公司业绩如此大的变化,山东墨龙发布公告解释称,一方面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对存货、应收款项、商誉等相关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另一方面2016年市场形势依然低迷,受油价波动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虽然产量较2015年度增长,但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滑且价格波动频繁,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受到重大影响。
从2016年10月份开始,山东墨龙一系列公告从利好到控制人减持再到业绩巨亏,如同变戏法。山东墨龙2016年10月27日预告扭亏为盈,再加上彼时深港通开通,刺激股价攀升,不过与业绩及股价走势相悖的是控制人张恩荣一路疯狂减持,甚至超过5%都忘记公告,被深交所发了监管问询函。
一致行动人减持涉嫌违规
山东墨龙实际控制人涉张恩荣因违规减持,1月18日被深交所下发监管函。深交所表示,张恩荣作为上市公司山东墨龙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2014年9月26日至2017年1月13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山东墨龙股份4390万股,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5.502%,张恩荣在累计减持山东墨龙股份比例达到5%时,并未按照《证券法》等有关规定及时履行权益变动相关报告和公告义务,且也未停止买卖上市公司股份。
深交所认为,山东墨龙实控人张恩荣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深交所的相关规定,要求其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2017年1月22日山东墨龙发布减持公告称,实际控制人张恩荣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51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44%。变更前为占公司总股本的5.5%。山东墨龙给出的减持理由为主要用于个人捐献的寿光市文化公益项目发展及支持上市公司运营发展等。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近两年上市公司减持理由让人眼花缭乱。实质上,高管减持都象征着公司高管对公司前景的担忧,套现可以保证个人利益安全。
公司或被戴“*ST”帽子 高管涉嫌信披违规
按照相关规定,若山东墨龙2016年度继续亏损,加上2015年亏损2.6亿元,公司2016年度报告披露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公司简称前多了“*ST”符号。
此外,山东墨龙此时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疑似违反了深交所的相关规定。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律师告诉记者,深交所的监管函只是山东墨龙违规法律责任的第一步,根据证券法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在限制转让期限内买卖证券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买卖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买卖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金额可能会非常大”,不排除后续证监会还会对山东墨龙实际控制人张恩荣采取其他法律措施的可能性。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近日表示,山东墨龙信披内容或涉嫌违规,如果公司在业绩变脸上没有合理的理由,可能被认定为误导性陈述,这是虚假陈述的一种。相关高管及上市公司则可能被认定为没有尽到审慎的职责。
此外,许峰还提出质疑,不管是作为投资者还是作为律师,因为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因素,质疑仅能根据公开信息进行,真相到底如何?山东墨龙的违规程度到底如何?尚需监管层深度介入后方能打开谜团。
许峰提醒,上述情况一旦属实,投资者可以向上市公司进行维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应该对通过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从而实现诱导欺骗投资者的行径感到羞愧。在“依法、从严、全面”的监管背景下,对于涉及违法违规的行为,建议监管部门严肃处理,维护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