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公司新闻>

西成高铁宁陕段被指边建设边污染

来源:新浪 时间:2015-06-06 13:09:58

  赵锋

  总投资超400亿元,连接“关天”、“成渝”两大西部经济圈的西安到成都高铁项目(下称:西成高铁)因穿越环境敏感的秦岭山区,曾饱受争议。

  现在看来,尽管多次调整设计方案,试图避免线路给集中连片分布且等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带来的危害,但现实中,西成高铁陕西段部分施工现场仍然渣石充塞河道、污水直排河道,环保措施不乏疏漏。当地相关环保、水利部门监管工作亦被质疑流于表面。

  水源涵养地疑似遭污染

  近日,西成高铁陕西段安康市宁陕县境内的施工乱象引起当地村民疑虑。因为作为汉江支流的蒲河河道被施工单位堆渣石的现象随处可见,下雨天经过雨水冲刷,施工工地部分污水直接流入河道;晴天时,则数百辆渣石车辆过处,尘土飞扬于乡间小路。

  《中国经营报》记者驱车从西汉高速宁陕县出口转入一条乡道三小时后,来到宁陕县新场乡境内的蒲河边。视线所及处的蒲河河道边村庄稀少,但随处可见工程废渣被堆积在河道两边。从一个叫太山坝的小山村,一路沿蒲河边的简易公路而上,约10公里的河道两边堆积如小山的废渣石与周边的青山绿水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蒲河边堆积如山的工程废料外,从工地区域流出的污水痕迹也不时涌现。而在当地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华山西成高铁隧道出口附近的蒲河河道内,一处为施工而设立的临时碎石厂内机器轰鸣、尘土飞扬。

  施工标识显示,上述工地是中铁17局、12局的施工驻地。一处工棚外生活污水沟直接连接着蒲河。在上述隧道施工现场,排水沟内污水也被最终排进蒲河。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渣石、污水对当地造成的污染比比皆是。记者走访获知,当地村民对于西成高铁项目虽表示理解,但是对于因施工给当地造成的环境问题也颇有意见。

  就上述环境污染问题,中铁12局驻地项目部负责人蒋书记向记者表示,施工工地的渣石堆积以及污水处置,是在环评要求下进行的,废渣堆放等问题也经过了宁陕县环保、水利部门批准。他表示,宁陕县相关部门多次检查认为,工地对环境没有不妥。并一再强调因为工期紧张,临时变更部分环保举措也是允许的。

  地方监管推诿?

  记者在西成高铁宁陕县施工现场的蒲河区域还发现,当地一条通向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简易公路,成了施工的临时道路。由于施工车辆碾轧,道路因为污水与泥浆形成的大坑频现,被当地人称为真正的“水泥路”。

  因为给出行带来巨大困难,当地村民多有怨言,“我们经常是骑摩托出行,现在由于废渣被垫在道路上,骑摩托经常被弄得灰头土脸的,甚至动辄就会摔倒。”

  就上述现象,宁陕县环保局及水利局推说此事记者应该到设在当地的西成高铁重点项目办公室全面了解情况。但该项目办人士称,项目办是个协调机构,对情况并不了解。

  不过,宁陕县水利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西成高铁项目地的污水流入河道应该不会造成较大污染,因为河流具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关于渣石堆积河道的问题,主要是影响汛期泄洪。对此,该局曾多次下发了责令整改书,但项目单位不整改,他们也没有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部门均否认了项目实施单位向记者表示的渣石堆积等问题“经过宁陕县相关部门批准”的说法。

  知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西成高铁工期紧张, 建设施工单位不排除在环保措施方面“偷工减料”;另一方面,或出于减少施工成本的考虑,一些环保措施难以到位。

  西成高铁环评报告显示,该环评要求在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实验区、 桥梁、隧道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设置取(弃)土(碴)场;加强衬砌结构防排水设计;对挖基土等及时清运,严禁弃置保护区;加强施工期的废水处理;施工垃圾集中收集,随清随运;施工期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减小地表扰动,保水保土。但现场情况表明,上述禁止事项屡屡被触犯。

  据悉,按照进度,西成高铁施工期为5年,预计2017年年底开通,届时从西安到成都仅需3小时。换言之,若监管部门不作为,则类似的环境污染现象仍将保持两年甚至更久。

  记者多次前往西成高铁陕西有限公司询问西成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整改措施,但该公司均以负责人不在为由拒绝。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