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用居家机器人实现远程医疗他解决看病难手段这么酷!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6-01-20 11:31:57

    在羊城同创汇的8楼,很多来访的客人会被一台机器人(行情300024,买入)所吸引。这是礼宾医疗科技远程医疗的一个入口,不过,对于礼宾医疗科技的创始人之一周全胜来说,机器人只是他事业的一个切口。

  远程医疗到底该怎么玩

  在保险公司8年的工作经历,让周全胜再清楚不过医疗体制中的一些痛点,他说,早期的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市场的解决手段是通过计步器、血压计、血糖仪等初级手段,来了解病人的前期风险情况,不成体系,更没办法解决病人居家管理的情况。而后来大部分的远程医疗设想,则开始逐步通过居家机器人与后台医院的连接,对病人进行健康管理,但在国内还没有出现比较好的模式。

  对于这一块的产业构想,其实早在6年前就在周全胜的脑海里盘旋。2009年时,一个韩国机器人公司总经理到广州来,带来一个医疗机器人的演示让他开了眼界。“可以自动定位,行走充电,通过可穿戴设备可以马上将各种身体数据投影到屏幕上,这时候后台的医生就同步出现了。” 对韩国人来说,机器人有着教育、娱乐、智能家居,健康管理四位一体的功能。周全胜当年就想引入国内,但韩国方面的要价是2500美元一台,而且必须用他们的后台,中国的家庭应该无法承受。再加上遇上其他一些原因,这个项目后来搁浅了。

  打通整个居家护理逻辑链条

  不过,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如今在中国做这个事情,已经是完全可能了!

  在礼宾医疗的架构中,有一条清晰的逻辑,实际上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有了样本。周全胜给羊城晚报记者介绍了一款美国的机器人,开发公司名为InTouCh Health,后台通过超清晰镜头和部分可穿戴设备来进行远程听诊,医生通过远程操控的手柄,让机器人围着病人转起来听诊,而其他一些设备都是护士上门时自带。这些机器人已覆盖了美国1万个社区,而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每年的服务费收入超过20亿美元。

  这对病人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国内的居家护理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对一些慢性病的康复治疗,病人不仅需要一趟趟跑医院监测健康状况,花费不菲,还不一定能够获得持续性治疗。如今只需一台机器人在家,就可居家康复,完成身体状况的监测。他举例说,“很多肺癌病人做完化疗回家后,有的抽烟有的不抽烟,有的检查有的不检查,社区医院的医生不了解病情,折腾了两三个星期后回来发现一些部位已经感染了,完全没办法进行下一个疗程。”如果通过居家机器人,建了这样的平台通过在线实时监控,也受到了医生的欢迎,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

  居家护理+小护士+保险产品

  礼宾医疗的逻辑,就是顺着这个思路,降低居家护理的成本。按照周全胜的设想,一旦未来政府将借助商业保险的方式,加强居家护理,礼宾医疗的服务也可能成为政府采购的对象。

  在他设想中,先从机器人进入家庭介入康复护理开始,通过具备可穿戴设置以及放在家里的机器人终端,礼宾医疗掌控着后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松散的护士管理起来,最后一阶段介入保险产品的开发。而其中最大的痛点在于平台医疗配套的建立。进入家庭不能仅靠机器人,还必须有同步上门进行专业护理的护士团队,以及后台和医院资源的对接。

  在护士团队的建设上,周全胜打算自建团队。对于有机器人进驻家庭的社区,礼宾医疗会同时成立一个4-5人的理疗小组,为社区里的几个家庭同时服务,后台还有医院平台的支持。在医生团队上,目前他们和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医肿瘤医院、中山三院等三甲医院保持了良好的关系。通过一些名医的科研团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直接对接到病人日常健康管理。

  盈利模式:先自建渠道进入家庭

  礼宾医疗股份在2015年融到了1000万元的天使轮,这笔钱重点投入到了机器人研发和网络铺设上。目前第一批下线的300台机器人在内测阶段,2016年打算在佛山、湛江,汕头和深圳四个地方铺设渠道。按照周全胜的计划,从2016年开始的三年规划中,第一年是做2000台机器人,服务2000个家庭。基本收费每年是9000元,这样第一年可以收到1800万。第二年4000台,能收到3600万。计划第三年递增到8000台。“到了第三年会有11000台机器人在服务,收入会超过1个亿,利润会超过5000万。”

  而在后面的渠道铺设上,礼宾医疗计划自建网络,和较小型的健康服务机构、中医诊所和医院康复中心合作,进入市场。一旦在广东的平台建立完毕,在北方就能以代理服务的模式推广扩张。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