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别小看了"走鬼" 他们创造的年产值高达10兆美元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6-01-05 09:56:04

  “在一个文明兴旺的国度里,观察一下那些普通的生意人、工匠或者短工的谋生手段,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的商业规模都很小,但是他们的人数却超过了我们所有人的估计。”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里,亚当·斯密这样描述。

  今天,亚当·斯密的观察对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地下经济体系,又称D系经济。在许多经济学家眼中,地下经济被视为扰乱常规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税收损失的灰色地带。而且由于不注册、不纳税,各国地下经济的规模一直难以统计。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施耐德(SChneider)等人对162个国家的测算,在发达国家,地下经济占GDP的比率为10%-15%;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上升至30%-40%。按下限10%、上限40%估算,2013年,我国地下经济规模在5.7万亿-22万亿元之间。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来说,地下经济带来的是便利和繁荣。

  为了向那些从未去过棚户区、贫民窟的读者揭示一个真实的地下经济世界,美国财经作家罗伯特·纽沃夫(Robert Neuwirth)花了4年时间,深入巴西、尼日利亚和广州等地的地下市场,流连于脏乱的街边摊,和沿街推车叫卖的小贩、水货走私商攀谈,游说他们公开交易内幕,最后写成了这本《变革:地下经济的全球性崛起》。

  几乎极少有经济书籍像《变革》这样,开诚布公地探讨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事实—全球多达18亿人共创的地下经济,已经以高达10兆美元的年产值,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事实上,地下经济一直是纽沃夫的兴趣所在,此前,他还写过一本《影子城市》(Shadow Cities: A Billion Squatters, A New UrBAn World),视角同样聚焦在地下经济。

  4年后,纽沃夫得出的结论是,地下经济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负面,不注册登记的普通商人和蓄意违法犯罪者不一样。地下经济的市场尽管缺乏政府监管,却并不缺乏秩序、在这个“不见光”的世界,人们一样遵循社群精神,一样为了过上优质的生活而努力。纽沃夫由此认为,地下经济带来的不只是经济效益,当地居民和政府应该协作,逐渐推动其合法化。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