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已不是外卖O2O的出路。补贴策略难以为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无论是美团合并大众点评、阿里入股饿了么,还是众多餐饮O2O企业倒闭、项目终止,都在预示餐饮O2O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了资本寒冬。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餐饮O2O高峰论坛上,筷来财的C2S模式,赢得了包括海底捞、雕爷牛腩、外婆家等数百家餐饮大咖的关注。通过平台连接投资人与餐饮企业,实现餐饮企业现结,降低成本,加速供应商资金周转,扩大交易,投资者同时获取收益。这一新型的餐饮供应模式或能给虚火难下的餐饮O2O行业带来一针良剂。
外卖O2O平台陷困境
随着餐饮行业整合发展速度加快,外卖O2O平台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其一,用户体验不理想。在外卖O2O用户体检大战中,送餐速度是竟争的关键。近日,亿欧网就给各大平台的送餐速度和质量做了比拼,其中饿了么和口碑外卖在送餐时间上的差评率达40%;美团外卖、百度(美股BIDU)外卖等平台在这方面表现也不尽人意。之前外卖O2O平台一直以方便性和配送速度作为卖点吸引用户。然而,送餐时间长的问题却仍被不少用户芥蒂,特别是在冬季这方面的投诉恐会更多。冬季外卖配送过程中容易冷掉,重新通过微波炉加热过后的饭菜味道也会有所改变,用户在长时间拿不到外卖时宁愿出去吃。虽然外卖平台对此也采用了降价或者发点红包等方式来弥补,但用户似乎对这些小恩小惠不是特别在乎。
其二,成本不堪重负。外卖O2O门槛较低,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烧钱”变的麻木却无济于事。不少细心的消费者发现,现在的“满减”补贴几乎只能抵消送餐服务费。“烧钱”的推广方式渐渐让外卖巨头开始吃不消,多数选择抱团取暖,如美团和大众、滴滴战略入股饿了么等。此外,市场环境僧多粥少,外卖人力配送成本高位和有限的服务效率也是外卖O2O企业亟需攻克的难关。
其三,食品安全令人担忧。新兴的“互联网+订餐”商业模式,方便了上班族就餐问题,但在食品安全、卫生、规范管理、监督责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难题。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员公布的“网络外卖订餐调查情况”显示,饿了么证照符合率为0%;前不久深圳市场稽查局对入驻无证商家外卖平台进行立案调查,饿了么、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口碑外卖无一幸免。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提醒消费者,通过网络订餐需特别关注餐食卫生,对于订餐平台促销行为应保持平常心,警惕落入低价低质陷阱,同时,消费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网上订餐务必索取消费票据,留存交易凭证,遇到餐饮安全问题应主动维权。食品安全是外卖O2O生存发展的根本,一旦忽视就极有可能遭市场淘汰。
外卖O2O过冬需拥抱用户
外卖O2O升级需转变思路,目前的贴钱揽客、抱团取暖或者“拼后台”等恐皆非长久的发展良策。
一方面,资本故事终须落幕,平台升级需精耕细作,尤其是需细分服务种类和客户群体,譬如“圈住”潜力较高的社区家庭市场、打造堂食O2O深度社交化服务、垂直模式的外卖平台等。随着人们生活水评的不断提升,吃已不是人们去餐厅就享受美食唯一的追求,而是享受“服务、环境、品牌、社交”等多方位的用户就餐体验。
另一方面,没有食品安全方面的质量保证,外卖O2O就是“镜中花”。提升客户价值的前提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新生效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要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中消协也表示,消费者应选择信誉较好的平台和供餐商,尽量从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定等级较高的食品经营单位订购。
新供应模式或成出路
相对于外卖O2O平台的“烧钱“方式,筷来财新创的C2S模式,即Consumer to Supply chain(个人对供应链),赢得了数百家餐饮界巨头的关注。筷来财以纯信用、无抵押资金解决方案,为餐饮企业双方节约资金来收取服务费,一站式解决餐饮企业对资金上的需求,平台可与餐饮企业现结,节约时间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可谓是给眼下进入僵局的餐饮O2O行业带来新的转机。
自上线以来,筷来财就为多家餐饮品牌企业带来食材采购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雅玛铁板烧、怡乡春竹、深海800米、田源鸡等。其主张以供应链来为餐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与各大餐饮企业形成一个互联互通、互信互助、互利互惠、良性安全的美食金融生态圈。
如今垂直模式的外卖平台也吸引到了消费者的眼球。海底捞就推出了“Hi捞送”产品:自建物流并提供相关服务,将火锅送入消费者家中;黄太吉则通过自己的物流配送,将外卖快餐半成品在终端工厂店进行加热后送到客户手中。
除了外卖O2O模式,堂食O2O也在逐步兴起。“美味不用等”的联合创始人曾表示:现代人对吃的要求走向分化,一种是“快速吃到”的快餐、标准化餐饮的兴
起,另一种则是讲究“色、香、味、形”的深度社交饮食文化。
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目前餐饮O2O僵局显现,亟待独具匠心的新型餐饮供应模式来打破僵局,给互联网餐饮行业带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