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5年亚洲资本年会之“中国私募英雄闭门会议”上,深圳前海新富资本管理集团(下称“新富资本”)董事长李先林表示,集团专注做品牌资产管理百年老店,坚持谨慎投资态度。目前公司已设立几大投资中心,包括房地产投资中心、股权投资中心、私募证券投资中心、量化对冲投资中心、另类资产投资中心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共计140多亿资产管理规模。
“把握投资趋势、降低收益预期、做好资产配置”是新富资本目前的基本投资思路。“我们业务范围很广,但在每个业务领域我们都很谨慎,这是我们的特点,所以我们整体投资收益表现还是非常不错,所有的产品中没有一个出现兑付问题。”李先林说。
谈及2016年资本市场趋势变化,李先林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性很强,因此坚持把集团的投资业务做成抗周期性的。基于对市场投资趋势的把握,近一两年来,新富资本发展势头强劲。
论坛中,李先林认为,最好的风控是对整个市场投资方向的把握,这是做风控最根本的东西,当下地产、并购、银行不良资产处理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李先林笃信在地产白银时代仍有金可淘;在并购方面,新富资本于2014年房企需要快速回笼资金之际,在深圳收购了多个项目,多为上市公司的物业,现在价格基本上都已翻倍;在不良资产处理这块,李先林看到一线城市中银行的坏账率偏高,迫切需要处理不良资产,他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投资机遇。
“定增方面我们一年做三个,回报可观。我们会从价值、行业趋势等各个方面去认真调研,再衡量价格进行判断是否参与。”李先林说,“在PE项目领域,不太认可以流水线式去投很多项目,我们只会投能产生很好价值的项目,我们有七八个资深行业研究员,看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
另外,互联网+大数据领域、实际可以落地的应用也是新富资本比较看好的,目前公司投了一些产业和PE项目。“互联网金融方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迅速上规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几乎都会有问题。新富资本只会选择一些小领域精耕细作,稳打稳扎,做出规模。对烧钱做推广,扩大规模的模式我们不看好。”李先林强调。
在量化投资方面,李先林表态,公司准备打长期持久战,现在北京、深圳分别设有投研中心,招聘了一批具有清华、北大、港大等知名高校学习背景或留学经历的研究生;投资上把资产管理、量化对冲作为在深圳的核心业务,其中整个投资端量化对冲人力最多,将近40多个人,共有16个产品。“我们预计明年3月份量化投资可能放开,但在实际操作上,不对什么时候放开形成决策依据,我们可以做它明年都可能不放开的准备。”
在二级市场投资方面,据李先林介绍,今年新富资本的阳光私募高峰期有21个,没有一个被强平;量化对冲这一块有16个产品,已经结束的两个项目回报可观。
在新三板领域,新富投资有两只产品,但都在账户上保持较多现金,以谨慎投资挺过了今年下半年流动性枯竭的阶段。李先林还表示,公司旗下的部分项目可能会上新三板。
“一切不以资产管理为依托的财富管理业务都是耍流氓。”李先林明确表示,因为理财产品本身不能凭空产生收益,所以不能单独存在,产品背后的资产管理团队、投资策略、交易对手、对应的标的资产等才是获取回报的根本源泉。
对于目前大热的私募申请公募牌照,李先林表示当下没有这个考虑。“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转型公募意义并不大,私募向公募转型的意义在于两个:一个就是把管理规模做大,收管理费;一个就是做财富管理,增强公信力,但对我们来说现在都没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