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回应:阿里回应股价将腰斩“神预测” 称报道不专业不公正
上市一年后,阿里巴巴再度面临大考。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以68美元的发行价成功上市,成为史上最大IPO。首个交易日大涨38.1%。全球媒体为之惊呼。马云兴奋的表示:“今天,我们收获的不是钱,而是人们的信任。”
但时隔一年,阿里巴巴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截至上周五报64.88美元。《巴伦周刊》还在头版头条刊登3000字长文,预计阿里股价将会腰斩。《巴伦周刊》指出,阿里的估值与竞争者相比依然偏高:
……彭博数据显示,52名追踪阿里巴巴的分析师中有45名依然给予阿里买入评级……各券商的平均目标价95.5美元几乎比现价高出50%。但说实在的,下跌50%看起来更现实一些。如今阿里巴巴的市盈率为25倍,应该向eBay 15倍市盈率靠拢才对……
接着,《巴伦周刊》警告了阿里巴巴面临的严峻竞争形势,以及中概股IPO之后从热捧到冷却的传统。
文章还批评了阿里巴巴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清,利益冲突,假货流行以及各种令人质疑的商业操作。
此外,文章对阿里巴巴的许多财务及运营数据也进行了质疑:
投资咨询公司JCapital创始人Anne Stevenson-Yang一直密切追踪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尤其是阿里巴巴。她对于其增长数字百思不得其解。她发现“阿里巴巴财报的数据与已经与中国政府的整体零售销售、消费支出或电子商务数据严重脱节。”比如,阿里巴巴称有3.67亿用户,这基本上与中国官方公布的网络购物总人数相仿。以及,阿里称用户在其网站的购物开支(人均每年1215美元)比美国网上购物平均开支要高出26%。考虑到美国消费者更加富裕,且电商生态更为发达,这一数字是否合理呢?
……1215美元的人均年开支与中国2260美元的年均消费开支相比同样过高。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用户每年在淘宝和天猫上的消费占到其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尤其是考虑到阿里并未涉足餐饮、住房、交通等领域。
……比如,阿里巴巴称,在过去的四年中,用户量的复合增长率为39.1%,2011年六月为9800万人次,2015年六月为3.67亿人次。然而,几乎在同 样的时间段内,中国互联网中心所做的两年一次的全国性调查显示,中国的在线购物人数复合增长率为23.5%,从2011年6月的1.73亿人增长为 2014年12月的3.61亿人。对此,阿里发言人称,该国家机构统计数据偏低。
文章最后总结称:“在事实面前,华而不实的财务报告将不再带来帮助。未来几年,马云以及信任他的投资者将会理解到这一点,而这不会是一件好事。”
巴伦的观点立刻受到了阿里的回应。阿里巴巴在一份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公告中表示,《巴伦周刊》的报道基于错误的计算,包含事实性错误,并存在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