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参考消息>

外媒:中国“资源暴食”时代终结 不再全球抢燃料

来源:参考消息网 时间:2015-08-11 10:35:26

       外媒称,中国正出现经济减速、资源消费增长停滞的趋势。曾经在全世界抢购燃料、原材料的“资源暴食”情景正在发生变化。与中国的需求激增并行的原油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随之而来的新资源开发热潮的持续升温,现在终于出现降温趋势。

        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10日报道,供需关系的缓和和美元升值的双重作用成为资源价格下跌的导火索。如果中国的需求持续低迷,或将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预测未来全球的能源资源供需关系。

        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0.7%。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均同比增长7.0%。即便有能源利用率逐步改善的原因存在,但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数据相比严重偏低。

        从资源类别看,煤炭的产量和进口量显著减少。部分原因可能是水力、核能、风力、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激增所致。

        截至2014年的十年间,中国的粗钢产量达到原来的3倍,占到全球产量的五成,已经达到极限。原材料产业的产能过剩正在进入拐点,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希望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另一个是能源需求整体增长乏力。

        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据测算今年将增长3.2%。上半年原油进口量为1.6亿吨,同比增长7.5%,反映出在油价低迷的局面下中国正增加储备。

        持续超过12%的天然气用量增幅在去年跌至8.6%,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更是只有1.4%。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中石油集团也将今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预期从2080亿立方米下调至1900亿立方米。

        

        伴随着中国的需求增长乏力,亚洲现货市场上液化天然气(LNG)价格从去年开始就出现大幅下跌。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去年10月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幅的46%将来自中国和印度,前提是中国的年均经济增幅到2040年时仍维持在5.4%。如果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9%的低水平,那么中国对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将大幅降低。

        该研究所常务理事小山坚表示:“如果观察近期中国的动向会发现,有必要加强对今后发生下行风险的可能性的分析。”

        对中国抢购可能导致资源不足的担忧,正转变为因资源过剩导致出口国经济趋冷并波及世界的担忧。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