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4日在白宫签署行政备忘录,要求美国贸易代表(USTR)审查是否须对中国启动“301条款”,主要针对中国可能存在政策损害了美国知识产权、技术革新和发展。如果USTR判定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盗用问题,美国政府可能会决定采取行动,正式揭开“中美贸易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分析如下:
历史上美国对中国动用过5次“301条款”,调查之后均以双方谈判协商收尾。“301条款”是美国在自1974年颁布的《贸易法》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贸易保护相关法律,由其第301节而得名。借此条款,美国通过单方对“不公正”和“不公平”贸易待遇的界定,以此来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和投资利益,进而扩大外国对美国开放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实际在1995年WTO框架成型以后,已经很少使用。
一次典型调查流程一般持续7-10个月,短期影响十分有限。历史上美国对中国分别在1991年4月、1994年6月以及1996年4月针对中国知识产权发起3次特别301调查(分别历时9、8、2个月),1991年10月和2010年9月分别针对中国市场准入和清洁能源补贴发起2次301调查(分别历时12、2个月),5次调查最终都通过谈判协商收尾。这说明301条款调查启动并不一定意味着中美贸易环境的立即恶化。
现在仍在第一阶段之前的一个初步程序,距离发起正式调查还需一段时间。一般典型的301条款要经历发起调查、调查发起后的磋商、贸易代表的裁定、措施的实施、对外国的监督、措施的修正与终止、信息的请求、执行等程序共计8个阶段,一般发起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二是贸易代表自发提出。现在是由总统提议,贸易代表将展开预调查,如果证实并非总统偏见,将会有贸易代表提出发起调查。从是否正式调查到调查结果以及施行反制措施这中间变数依旧很多,短期看来对中国高科(行情600730,诊股)技、互联网产业以及公司的影响有限。
美国尝试打破中美贸易现状,可能时特朗普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因为特朗普上台后新政迟迟没有进展,美国国内对他的支持率快速下跌。为了兑现其竞选时的承诺,增加民众支持率,特朗普发展对华贸易预调查。但商人背景的特朗普不会轻易打破中美的贸易关系,因为他深知中美贸易战争一旦开展,对中美经济均为很大的冲击,造成“双输”的局面。对中美经济、劳动力均会产生冲击。中国未来将采取哪些行动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挑战,请参阅相关报告《特朗普新政对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