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作为十三朝古都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洛阳,如何在这个国家战略中尽力担当。并通过担当,来促成洛阳的第二次腾飞呢?
长期关注洛阳经济的鑫融基·金融研究院为此向社会各界征文。
主题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洛阳担当。
我们欣喜地收到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席升阳博士的来稿:《与世界对标:洛阳文旅国际化的行动纲要》现将来稿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核心提示: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文旅资源的丰富程度堪执牛耳,但却未能形成经济优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洛阳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战略机遇期。其行动纲领应是:以黄河文明为"牌",以河洛文化为"魂",与世界文化的典籍对标,常态化地与国际文旅互动,让洛阳成为文旅的国际化城市。
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她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她又是新中国在成立之初精心打造的工业重镇。她所拥有的,号称为"共和国长子"的农业机械、矿山机械和轴承,使她的名声享誉全国。可是,今天的地位已经陨落,成为泱泱中原的一个三线城市。
再度辉煌的路在何方?
一、在我看来,洛阳文旅的优势亦是短板!
2019年 12月2日河南日报刊文: 洛阳:推进文旅融合,拥抱"诗和远方"。这是一个美丽的仙女般的愿望。问题是:
1、洛阳的文旅值得骄傲吗?
扳着指头数一数洛阳的珍珠,可以说数也数不过来。例如: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等。
算一算洛阳的美誉,也是越说越多。例如: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等等。还有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惊世之言,使人们畅想,当我们在不计其数的达官贵族所葬的邙山(洛阳北郊)上散步时,踢起的一块石头会不会就是一块价值连城的文物呢?
大家都说,这是洛阳的长板。可是在我们看来,这种"过剩"的资源恰恰形成了洛阳的短板。形象的比喻:一个孩子很金贵,八九个孩子乱成堆。
面对洛阳的遗存和典故,一言蔽之:满天的点点繁星而无星系之所成。就像散落在天穹中的颗颗珍珠,没有丝线将她们串成项链。
2、形成短板的原因?
究其短板的成因,这与洛阳从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与产业选择直接相关。
先谈路径依赖。建国以来,洛阳的产业支柱、经济总量和城市特色一直依靠在"一五"、"二五"时期所形成的装备制造的重工业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资源密集、能源密集、劳动力密集、污染密集和投资密集等产业特征,使洛阳穿上了"蓝领"的"马甲"。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这种标准的中期工业化模式步入了"老年期",历届的洛阳领导,都在全力"扳回"这种趋势,但是,由于洛阳传统工业的惯性实在是太过于强大,"返老还童"已不再可能。
再谈产业选择。经过20多年的努力,洛阳市委市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依靠昔日辉煌的产业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当前所能做的只有"脱胎换骨",用信息化、智能化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优化提升与转型升级。
但这非"一日之功"。较为直接和现实的是:在洛阳文旅的国际化方面做大文章,把洛阳打造成为黄河文明的"展示区",河洛文化国际化的"试验区",让洛阳成为国际化文旅的中心城市之一。
二、天时、地利、人和,洛阳文旅能不国际化吗?
凡事成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说上个世纪50年代洛阳的发展是"时势造英雄"的话,那么又过了50年,洛阳的"大运"又来了。
1、先看"天时"。当前洛阳正处在四大战略机遇的叠加期。它们分别是:我国高层推动的"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制定期;省委推动的"郑州、洛阳的双引擎定位"的设计期、"洛阳都市圈"的规划期和洛阳的"国际化中心城市"的谋划期。
显然,在高层决策者的心目中,洛阳已经由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要升级为与郑州并行的"引擎",如果洛阳在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国家战略中的一个"支点",那么,洛阳的"二次鼎盛"便不在话下。
2、再看地利。在黄河流域的九个省份,从西到东的五大城市中,洛阳恰居中心:兰州→西安→洛阳→郑州→济南。恰似"一肩挑两头"。这不仅仅是从地理空间来谈的,更主要的是从五大城市的产业结构的"融洽"程度来看的。
2018年洛阳的一产、二产和三产比例分别是:5.1%、44.6%、50.3%,而且在这三次产业当中,洛阳都分别具有现代农业、先进智造、国际化旅游的"功底"与前景。而其他的4所城市或具其一、或具其二,并且差距显著,没有洛阳独具的"整体"的,"融洽"的优势。
3、再看人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河南为了发展省会城市郑州,不仅在行政区划上、而且在政策资源、教育资源、金融资源、人才资源上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倾斜。洛阳在这个"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中,相当的"尴尬"。历届领导班子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洛阳学者的种种呼吁也未见"涟漪"。洛阳被郑州"虹吸"越演越烈,大树下面不长草的境地凸显。
而今非昔比了,上下同欲的态势应形成。国家战略已经亮相,政策红利和要素资源配比必将鱼贯而出;河南省新班子发展洛阳的态度明确,动作迅速;洛阳市积极部署提前行动,洛阳人民急切盼望,热情高涨。
洛阳文旅应在这个大潮中先声而出!
三、黄河文明是洛阳文旅国际化的头张牌
现代文旅是个大"筐",但是,我们不能什么都往里装。一定要抓住黄河文明这个"头张牌"。
1、黄河文明的分期。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黄河文明逐渐形成,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在夏、商、周三代开始了快速的发展。最后成熟于以今天的河南省为核心的大中原地区。
2、黄河文明的地位。在国际上,她与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美索不达米亚原野上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文明相媲美,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血脉。在国内,她是我们的母亲河、炎黄之根和华夏文明的主体,其核心是河洛文化。
3、河洛文化圈的价值。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开封,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她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炎黄子孙的根文化。
四、洛阳文旅国际化的行动纲领
厚积才能薄发!
洛阳文旅的国际化铺垫已经历时了三个五年计划。"十一五"期间提出了"旅游强市","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十三五"期间又将 "名城"深化为"目的地城市"。现在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了。
1、走出就河洛文化谈河洛文化的狭隘视域,选择西方文化的坐标,深度挖掘河洛文化的国际化元素,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让世界来到洛阳。
河洛文化涵及了东方文明的根系和整体,与西方的古希腊文明不仅遥相呼应,而且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完全可以在与西方文化的比较和共鸣中,将洛阳建设成为一个以世界文化为媒的国际化中心城市。
例如:
(1)在宇宙观上,将"五行说"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相对应;将"元气说"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虚空说"相对应;将"太极说"和易经等理论与毕达哥拉斯的"数说"进行比较。
(2)在人生观上,将佛教、道教、儒学中的人性论与基督教、斯多葛学派和奥古斯丁的人性论进行比照。着重对比"性本善"与"性本恶"的根源、演变和对政治、经济、社会的体制性、结构性的影响。探讨河洛文化中的现代意蕴。
(3)在科学观上,可以将墨经中的《经上》《经下》中的论概念,《经说上》《经说下》中的论判断与《大取》《小取》中的论推理与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的形式逻辑进行比较。
也可以用易经中的符号系统与亚里士多德的符号逻辑系统进行比较,说明河洛文化中的抽象思维水平可以与古希腊的学者相媲美。
(4)在思辨哲学上,可将程朱理学这个中国客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与黑格尔这个德国古典客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相比较。可以将王阳明的"心学"这个中国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与康德这个德国古典哲学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相比较。
2、在寻根文化上,要充分挖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随同入洛其他部族的姓改成音近或义近的140多个汉字姓的史料,甄取140处姓氏根源地,根据该姓氏的家谱树碑立传,建立这些姓氏的碑文与展馆,形成140处的朝拜圣地。
可以将140多个姓氏按照其家族大小来进行每年12个月的朝拜活动分配,活动内容主要有:姓氏文化学术研究、姓氏家谱研究、问祖朝拜等。以此来吸引世界各地的华人来洛阳寻根问祖。形成月月有寻根、天天有朝拜的氛围。促使洛阳由世界文化名城抬升为国际化中心城市。
3、举办六大专题:哲学、易学、儒学、佛学、道学、理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按每两个月一个专题,每个专题一年一次的频率进行,实现常年不断线。
每次会议的成果都陈列在六大学术成果的学术展馆(图片、雕塑、展板、著作、论文、杂志等)中,不仅仅可以实现学术交流的历史演变,更能实现历届的参会者都愿意。
结束语:本文是笔者在2019年11月13日所刊发文章《五大项目:让洛阳进入国家战略》的续篇。是对其中一个项目的深化。期待同仁们通过这五个项目的探讨来贡献自己的智慧。
(客户宣传稿件,图文均由客户提供,仅供参考)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