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云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 各路资本抢滩百亿级产业链

2017年12月07日 11:10:35  来源:金融界
 

  随着云计算市场的不断发展,政务云已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也是各云服务厂商争夺的主要市场。

  近日,全球权威咨询与服务机构IDG发布最新报告,称在2016年时,中国政务云市场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已接近百亿元,预计在未来5年内可实现20%的年复合增长率。在巨大市场规模的吸引下,云服务厂商在该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政务云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

  IDG发布最新报告《IDC MarketScape:2017中国政务云市场厂商评估》,称在各地政府积极支持下,2016年中国政务云市场总体规模为91.5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中国政务云市场将实现20%的年复合增长率,居全球之首。

  2010年,财政部就会同工信部等部委开展了云计算示范工程;2011年,财政部在《政府采购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云计算”等新型服务业态的政府采购工作,不断拓展服务类采购领域;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开始正式推动政务云工作。

  今年4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促进云计算健康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并特别明确“以工业云、政务云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为切入点”,这既反映出我国政务领域信息化程度较低,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治理和生产的需求的现实,也凸显政务云广阔的市场潜力。艾瑞机构指出,2018年将成为国内有实力的云计算供应商抢滩各地政府云基础设施采购的开端之年。

  近两三年在政策驱动下,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服务对象也从国家部委级单位快速延伸至地方县市。粗略统计,到2015年,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省份出台专项政务云建设规划。今年年中,国务院更是印发了《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

  方案中划定两个时间点,一是要求2017年12月底完成政务系统整合工作,二是要求2018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初步实现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可以说,未来一两年中国的政务云市场将突飞猛进、快速发展。

  各路资本抢滩百亿级产业链

  根据IDC的报告,在国内的政务云市场,购买服务的模式已经超过自建模式,成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主流。到2020年,购买服务的模式占整体政务云建设的比重可能会超过80%。2010-2016美国政府云服务采购额增长了8倍,而2014年-2017年中国政府云服务采购预计将增长16倍。这也使得各主流IT厂商、互联网厂商纷纷进入政务云市场,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

  当前政府云服务外包对于产业有着直接明显的拉动作用,国内政务云市场已被全面打开。华为、新华三、数梦工场、浪潮、中国电信、腾讯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科曙光、中软国际、中兴、京东等一众巨头涌入政务云市场。

  以华为为例,已为国内超过16个国家部委级、15个省/直辖市级、200多个市/县级政府客户提供政务云方案支撑,华为云政务解决方案排名第一。

  我国政务云市场正在成为云服务厂商“兵家必争之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百亿级规模市场的到来,未来服务商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挖掘政务云的投资机会

  艾瑞机构的数据显示,2010-2016美国政府云服务采购额占行业总投资比重预计将从2010年的8%上升到2015年的14.5%,而2014-2018我国政府云服务采购额投资比重预计将从2014年的6%上升到2017年的19%。今年以来,中央及多部委相继发文部署政务公开,“互联网+政务”以及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备受关注。机构预计到2018年,包括政务云在内的我国电子政务投资规模将超过3400亿元。

  面对诱人的行业前景,投资者该如何挖掘其中机会?看好政策层面利好对云计算行业的整体拉动作用,可重点关注近两三年一直耕耘政府云、政商合作良好、订单大量在手的上市企业,如中科曙光、太极股份、浪潮软件、中恒电气、鹏博士、二六三。

(责编:晴天)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