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6年卖了2500亿港元资产 这些钱去了哪里?(2)

2017年11月10日 14:14:29  来源:好奇心日报
 

  谈及为何大举投资债务累累的欧洲时,李嘉诚说,“我们明白欧洲所处的状况,但我认为在五年时间内,这里的企业会具备上升的动力。”

  Investec分析师安捷洛斯·安纳斯塔西奥(Angelos Anastasiou)表示:“他们大概把这些投资当作 10-15 年的投资,他们愿意放长眼光。”

  在加快回笼内地和香港的资金以后,李嘉诚进一步扩大海外投资,包括 144 亿收购澳洲天然气公司 Envestra、100 亿港元收购荷兰再生能源公司 AVR 20% 权益、69 亿港元收购加拿大石油管道公司等。

  不过李嘉诚也有在欧洲扩张受阻的情况。

  2015年他计划以105亿英镑(约合 1086 亿港元)收购英国移动运营商O2,并试图将其跟先前收购的另一家英国运营商Three合并。

  当时电信业务已成为长江和记全球收入的主要贡献者。由 Three贡献的收入在2015年增长了大约70%,达到15亿港元。

  O2方面同意该交易,但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经过多次讨论,于2016年5月阻止这笔交易,理由是这会使该市场从四家公司减少到三家公司,市场将缺乏充分竞争。

  与此同时,投资政策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半个世纪,李嘉诚在进入房地产、能源、零售、互联网、金融乃至航空领域的时机上,总是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是他的个人财富得以急剧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教授Woody Wu说,李嘉诚精于把握出售时机。

  在李嘉诚之前,外资银行已经开始集体出售中资银行的股份。据Dealogic的数据,2002-2010年之间,美国银行业收购了至少148亿美元的中资银行股份,而后在2009年至2013年大约卖出373亿美元。2016年,花旗30亿美元卖掉所持广发银行股份。今年1月,澳新银行13.6亿美元出售所持上海农商行银行股份。

  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出台四万亿刺激计划,资金涌入基建、商品、股市,抬高了商品价格。

  2010年在房价逐渐攀高的情况下,中国出台房地产“国十条”,限制异地购房、提高二套房贷款标准等措施。这次楼市调控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一次。受此影响,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房产交易量同比萎缩五成以上。

  之后,当中国因为人民币贬值以及外汇储备下降开始实行更严格的外汇交易监管时,李嘉诚已经出手了绝大多数内地商业地产,住宅项目还有一些。

  尽管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使李嘉诚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 30% 并影响到他的个人财富,但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涨回来。李嘉诚目前约有340亿美元的财富,排中国第四。

  “自己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2015年王健林在一个活动上说。

  今年10月,万达在伦敦的投资项目告吹,因为资金无法从中国汇出。

  同一个月里,长江基建正考虑收购英国能源公司CoryRiverside,该公司拥有英国最大垃圾发电厂,交易估值可能超过100亿港元。

  (龚方毅)

(责编:晴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