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制造”到“上海智造”,“海派匠心”图片展开幕

2017年09月08日 22:53:14  来源:新华社
 

  核心提示:精选图片涵盖了国产大飞机C919、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振华重工巨轮、全球首款量产的互联网汽车、3D打印建筑、胶囊胃镜机器人……

  8日,“海派匠心”图片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展览全面展示了上海工业从“上海制造”走向“上海智造”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全方位地记录了在各个领域精耕细作的上海“工匠”的闪光足迹。

  原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少将肖裕声(右一),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姜微(右四),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副总编辑王湘宏(右三),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世界军事》总编辑、大校陈虎参观图片展。

  展览分为匠都路蕴脉、梦想路天工、丝路路起航、筑梦路空间、品质路无极、创新路智造、匠心路铸魂七个章节,精选图片涵盖了国产大飞机C919、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振华重工巨轮、全球首款量产的互联网汽车、3D打印建筑、胶囊胃镜机器人……这些图片突出体现了上海制造业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匠心文化。

  “海派匠心”展览图片: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墨子号”由位于上海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导研制,标志着我国将在量子通信领域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具有深厚底蕴的上海制造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英雄牌”钢笔、“海鸥牌”相机、“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等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凝聚了这座城市一代代“工匠”的智慧和坚守,也成为国人津津乐道的“上海品质”。

  “海派匠心”展览图片: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

  近年来,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进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制造业加速回升,光量子计算机、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一批新的“上海制造”品牌已经或正在崛起。

  “海派匠心”展览图片:上海松江泗泾工业园区机器人生产企业现场。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制造基地,产量占全国1/3以上,是当之无愧的“机器人之城”。

  本次展览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特别支持。展览位于上海图书馆第一展厅,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将持续至9月10日。

(责编:晴天)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