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智能化未来下的券商新业态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7-08-07 09:49:58

  无论是出于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竞争新形式的外部压力,还是出于解决业务瓶颈、盈利困难局面的内生需求,券商们在业务、平台、产品中智能化的脚步显然是国内传统金融机构中最快的。

  2017年初,全国已有30%左右的券商使用智能投顾工具。最先一批有魄力在互联网、移动端、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布局的券商机构,已经在客户增长增质中尝到了甜头。

  然而,就在2017年这个被称为“智能金融元年”的关口时期,难以回避的是,金融智能化产品的市场上,确实存在着相当比例打着智能概念的“营销式”跟风产品。这种现象,也为行业长期发展增加许多不确定性。

  什么才是合格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对证券行业将造成怎样深远的影响,智能金融产业链上的各方应如何协同发展,理论、技术又是否能合作互补……对这些问题答案思考与探索的投入程度,很大程度决定着行业市场的未来格局。

  2017年8月10日~12日,由智能金融百人会、金融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联合主办的“大数据、智能投研与券商新业态”调研与专题研讨会,就是这些思考与探索中的一次代表性体现。

  困境与机遇,券商拥抱服务新时代

  从上半年的经营数据来看,证券行业正在面临的困境与变局,毫无疑问是真实且迫切的。

  随着中报发布日期的临近,截至8月3日,已有11家上市券商发布了半年业绩快报。根据业绩快报显示,11家券商共实现净利212.51亿元,同比下降4.12%。其中,只有3家券商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8家则是同比下降。

  行业对比数据统计能更清晰地看出券商们的境遇。根据申银万国二级行业指数的分类,2017年一季度,券商行业主营业务增长率是1.11%,净利润增长率则是9.04%,在申银万国104个二级行业分类中,分别排在第91位与第74位。在证券业历史性低迷的2016年,券商行业的这两项数据,甚至排在了倒数第2位与倒数第8位。

  传统经纪业务收入下降,这是这些年证券行业一直未发生变化的持续性趋势。32家上市券商的统计中,2015年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总和为2584.83亿元,到了2016年,该数据下降为1555.22亿元,同比下降了39.83%。2017年一季度,该数据为300.95亿元,同比下降了21.92%。细分来看,其中一季度32家上市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也就是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总和为153.8亿元,同比下降28.01%。而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也就是资管业务,净收入总和虽也略有下降,但幅度只有2.83%。

  传统经纪业务收入的下降,一个原因是行业整体佣金率的不断下降。全行业平均佣金率已从2013年末的0.079%下降至2016年末的0.043%。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券商行业内部对其业务构成的不断优化。

  只靠低价吸引客户、只单纯挣取通道费用的时代一去不返,这已经成为无人质疑的行业共识。服务,代表着券商行业的未来——业务发展、市场份额,乃至企业生死的未来。

  风口上的智能金融

  在这场变革中,智能化金融科技成为行业风口与共同选择,是具有其必然性的。

  证券行业的服务增效,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提升质量与降低成本。由于证券行业的基础是数字化,因此在这两方面,智能化科技都能带来质的提升。

  从现实意义上分析,券商以智能投顾撬动传统经纪业务转型,除了普惠性这一最为明显的客户开拓优势外,还有着压缩人力成本与提升效率的考量。如券商的清算结算、经纪业务、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主要功能,在区块链等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撑下,将跨越式的提高效率并增加安全性。而在这一趋势下,券商的盈利重心,也必将逐渐向资产管理、投资顾问和融资融券等业务倾斜,这又刺激了其对智能金融技术的更大需求。

  此外,证券行业的信任问题、客户体验、产品服务创新等痛点均可利用智能金融技术低成本高效率地得到解决。

  虽然目前国内智能投顾行业的发展,还绕不开监管缺失、标准化金融工具缺乏、投资者教育不足等限制,但敏锐的金融市场参与者都能感觉到,智能金融爆发式蔓延的临界点已经很近了。其中,证券业必然将成为最前端群体中的一员。

  为此,智能金融百人会、金融界与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专程来到贵阳,以“大数据、智能投研与券商新业态”为主题,展开调研与研讨。据悉,此次活动是国内智能金融行业发展中的一次集中总结与交流,将邀请权威学术专家、智能金融百人会成员、政府高层、券商代表、科技公司团队、投资企业高管以及重要媒体观察员等共同参加,分享实践经验,讨论前沿科技,从变化到应用,推动行业发展。(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