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团群主回应挡道120:就一分钟,暴露出公众对公共秩序的普遍担忧

2025年07月19日 10:54:24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7月15日,辽宁朝阳市大凌河景区附近发生一起因老年徒步团阻碍消防救护车通行的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据视频显示,当时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而徒步团成员列队准备出发,未及时让行,导致交通受阻。这一行为被网友拍下并上传至社交平台,迅速引发公众对公共秩序与交通规则的讨论。

  7月18日,徒步团群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友误解了当时的情况。他解释称,当时消防车和救护车并非正在执行紧急任务,而是处于备勤状态,仅需通行一分钟即可。群主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在非机动车道上行走,是为了确保100多名队员的安全,避免车辆与人群发生碰撞。此外,他还强调,如果当时有人掉入河中,徒步团成员会第一时间施救,绝不会袖手旁观。

  然而,这一回应并未平息舆论。许多网友认为,无论车辆是否处于备勤状态,特种车辆在执行任务时都应享有优先通行权。同时,也有观点指出,老年人“占道暴走”不仅影响交通,还可能加剧社会对“老人变坏”的刻板印象。此外,类似事件并非个例,此前也有暴走团因抢占非机动车道、干扰交通而受到批评。

  从法律角度来看,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关于责任归属的讨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参加者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暴走团可以无视公共安全和交通规则。事实上,暴走团作为一项集体活动,其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有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共安全。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当前部分暴走团在管理上的混乱。一些暴走团缺乏正式注册和管理,成员行为缺乏约束,容易引发公共秩序问题。对此,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草根体育组织的监管,推动其规范化发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暴走团作为一种低门槛的健身方式,本身并无过错,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其合理使用公共空间。例如,一些城市通过优化步行道、设置隔离设施等方式,既保障了暴走团的活动需求,又避免了交通冲突。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值得借鉴。

  此次事件不仅是一次交通纠纷,更是一次对公共安全、法律意识与社会观念的综合考验。暴走团群主“就一分钟”的回应,虽有其合理性,但也暴露出公众对公共秩序的普遍担忧。未来,如何在保障个体权益与维护公共安全之间找到平衡,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