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团群主回应阻碍消防救护车通行,称“让队员先过”引发争议

2025年07月19日 08:38:29  来源:综合
 

  7月15日,辽宁朝阳凌凤大桥附近发生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一支老年“暴走团”在徒步过程中,与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相遇时未及时让行,导致紧急车辆通行受阻。这一行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对此,暴走团群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车辆处于备勤状态,为确保队员安全,希望让队员先行。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平息公众的质疑,反而引发了关于公共安全与个人活动之间界限的广泛讨论。

  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车、救护车等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享有优先通行权,但在非紧急情况下,普通车辆仍需遵守交通规则,即车让人。律师付建指出,虽然紧急车辆在执行任务时应优先通行,但若非紧急任务,则应遵循正常交通规则,即车应让人。这一事件提醒公众,既要遵守交通规则,也要尊重紧急车辆的优先通行权,同时理解非紧急情况下的正常通行原则。

  然而,类似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多地曾发生因“暴走团”、私家车、僵尸车等占用或堵塞消防通道,导致救援行动受阻的事件。例如,2020年杭州曾发生因限高杆阻碍救护车通行的事件,导致医护人员不得不跑步前往现场;2023年郑州某小区因物业频繁干扰消防救援,消防员一度暴怒;2024年芜合高速上,一辆车辆恶意阻碍救护车通行长达10分钟,险些延误救援。这些事件反映出,部分人对“生命通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影响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事件不仅影响救援效率,更可能危及生命。例如,2023年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中,尽管消防部门在接警后迅速派出救护车,但由于道路拥堵,救援工作几乎在一小时后才得以开展。这说明,任何对紧急通道的阻塞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针对“暴走团”等群体活动,一些专家也提出了治理建议。例如,有评论指出,随着“暴走团”规模的扩大,其活动方式已逐渐偏离初衷,甚至出现无视交通规则、抢占非机动车道等行为。对此,应加强对其行为的引导和规范,避免其成为公共安全的隐患。

  此外,政府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应急通道畅通。例如,杭州市检察机关曾开展“限高、限宽设施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对全市范围内存在阻碍消防和急救车辆通行的限高杆进行排查和整改。类似举措值得推广,以确保“生命通道”真正畅通无阻。

  暴走团群主回应阻碍消防救护车通行事件,反映出公众对公共安全与个人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在享受健身权利的同时,每个人都应牢记“生命通道”的重要性,避免因一时疏忽而影响他人生命安全。唯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