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男婴在医院去世后赔偿款分配的争议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广西河池的韦先生6个月大的儿子在佛山某医院就诊时因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认为医院存在延误救治责任,遂委托律师维权。然而,最终医院赔偿88.8万元,但律师却拿走了其中的55万元,引发家属强烈不满,并向广州市律师协会投诉。目前,广州市律协已立案调查,但截至7月17日,仍未公布调查结果。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2019年6月5日,韦先生的二儿子出生仅6个月便因病情恶化在医院去世。韦先生认为医院在急诊期间未能及时处理孩子病情,导致悲剧发生。此后,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最终与医院达成调解协议,获得88.8万元赔偿。然而,律师邓某在赔偿款到账后,要求韦先生签署一份《委托合同》,约定律师费为55.5万元,而韦先生实际到手仅33.3万元。
韦先生表示,自己在签署合同时并未意识到赔偿金额高达88.8万元,而是被告知为79万元。此外,律师在调解过程中未通知其到场,涉嫌隐瞒关键信息。韦先生还提到,律师在合同中使用了虚假日期,且最初签订的《咨询合同》乙方为“新诸葛(广州)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可能不具备律师执业资质,涉嫌超范围经营。
对此,律师邓某辩称,案件处理难度较大,其通过努力使医院承担了超出鉴定建议的赔偿责任,因此收费合理。他还表示,双方签订的合同是真实意思表示,且韦先生反悔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
然而,法律人士指出,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的意见》,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风险代理收费最高不得超过18%,而本案中律师收取55.5万元,占赔偿总额的62.5%,远超法定上限。此外,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日期造假、隐瞒赔偿金额等行为,涉嫌欺诈。
广州市律师协会于2024年8月27日受理了韦先生的投诉,并已立案调查。截至2025年7月17日,韦先生表示尚未收到律协的回复。尽管如此,韦先生已向广州市司法局等相关部门投诉,但均未获得回应。
律师行业内部也对此类事件表示关注。无锡市律师协会发布的《律师办理刑事业务负面行为清单》中提到,个别律师存在执业行为不规范、违法违规执业等问题,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律师行业监管的重要性。
目前,该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公众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给出公正的处理结果,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也提醒广大民众在选择律师代理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陷入类似纠纷。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