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演练打航母新绝招:美军哀嚎几乎无解
“饱和攻击”是前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在美苏争霸时期,研究使用反舰导弹打击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时制订的一种战术——即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它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个目标发射超出其抗打击能力的导弹,使敌航母编队的海上防空系统的反导弹抗击能力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达到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和摧毁目标的目的。我国民间俗语,“乱拳打死老师傅”正是这个意思。
一、解放军大力发展跨军种多平台通用巡航导弹 让美军顾东顾不了西
外国媒体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对“饱和攻击”这套战术战法进行了扩展和提高,将仅仅针对海军舰艇的饱和攻击,扩大到对敌方军事基地和军事前沿部署的高密度打击,这其中就包括对美军在太平洋的核心军事枢纽——关岛的各种高密度超饱和的火力攻击方案和实战准备。
解放军岸舰长剑10巡航导弹
外媒称,除东风-25、东风-26这类专门为攻击关岛研制的弹道导弹外,解放军还大力发展各种平台发射的远程巡航导弹,来加大美军进行导弹防御的难度。
今年7月以来,参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彩排的某部轰-6K型轰炸机,携带了A/KD-20巡航导弹为、首次公开亮相。据了解,中国的长剑-10巡航导弹采用多平台化发展模式,除去上面提到的空射巡航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之外,还包括舰载巡航导弹和潜射巡航导弹,而这其中的舰载巡航导弹已经于2014年开始服役。
外国媒体称,早在2012年,“华罗庚”武器装备实验舰的舰桥后部平台上,就出现了全新的双联装方形导弹发射箱,其外观上是不同于此前我国海军的舰载导弹发射装置,而且弹体长度上明显更长一些,所有这些特征被广泛的推测为是我国装备的第一型巡航导弹“长剑”-10正在展开初期的上舰测试工作。
解放军长剑10巡航导弹
据了解,在2012年,长剑-10的上舰测试工作更多的应该是旨在解决初级阶段巡航导弹与水面舰艇发射平台之间的软硬件的兼容问题,所以还只是采用传统的发射架倾斜发射。
外国媒体称,目前,长剑-10海军型号已经完成上舰试验工作,而中国海军的新一代052D驱逐舰通过其新型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可一次性发射48至64枚巡航导弹。除此之外,在2013年曝光的解放军“清”级大型试验潜艇上也安装有用于实验潜射巡航导弹的两个垂直发射装置,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海军在2014年就开始了潜射巡航导弹的试射工作,2016年前,解放军的093A型潜艇也将装备潜射巡航导弹。
今年2月,国家领导人曾视察并登上了空军某部的轰-6K(翼下齐装挂载6枚AKD-20),这足以表明我国空军对这一空军远程打击组合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