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俄称中美核战中国秒跪:一人出现力挽狂澜(2)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2-22 19:57:20

      怎么办?就在中国加快研制一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为主,的第二代小型化、机动性核武器的关键时刻,我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审时度势,对世界核武器技术发展做了深刻分析,认为当时,美国核战斗部的设计水平已接近理论极限,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核优势、限制中国和法国的核武器发展,很可能会加快禁止核试验的谈判进程,遏制我国核武器走向小型化和机动化,而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突破第二代核武器优化设计的关键时刻,如果必须做的热试验还没有做完,该拿的数据还没拿到,核武器事业很可能“功亏一篑”。

东风-41机动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1986年,邓稼先和于敏向中央建议,要求加快我国核试验步伐,尽早完成必须要做的核试验。

      1992年,美国在完成了最后6次核试验后,果然开始积极进行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谈判。

       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而这一年之间中国完成了最后一次热核试验,也就是第45次热核试验。

我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

      之后,东风21和东风31导弹先后试射并定型。正是因为邓稼先和于敏先生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热核试验时间,做完了必须做的热试验,让中国跨过了核弹头小型化和核武器安全化这道坎,成就了中国新一代核武器和共和国的核盾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