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3:日本正在慢慢“走向平庸”
日本经济在战后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在1960-1970年经济起飞阶段年均增速超过10%;在1970-1980年代经济增速高达7%;即便在1980年代,其4%的年均增速在发达国家中表现也非常突出。
1990年代初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曾陷入失落的20年。日经225指数在1989年12月写下38916的历史高点,然后开始长期熊市,到2003年4月,创下7831点的低点,跌幅达80%。
在此期间,日本损失的不只是股市市值,整体经济环境变差,利率下滑、失业率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及停滞,人口步入高龄化。日本当时所展现的,是1930年代之后就少见的大萧条。
而且,这种现象至今也未见改善。如今日本利率仍趋近零、银行表现疲软、高龄人口的现象依然存在。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认为,日本的老龄少子化,老龄社会,购买力不足,创新不足,过去日本的创新是很多的,现在没有动力,日本的经济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安倍于2012年12月当选首相之后,誓言一改颓势,射出“三支箭”要改善经济。第一箭是宽松货币、无限制印钞,第二箭是税收减免及政府在基础建设的更多支出,第三箭则是要从过度管制及保护的日本经济上进行结构改革。
第一箭短期成效显着,日元兑美元汇率在2012年12月时,在751日元兑1美元水准,到2014年中期,迅速跌至1001日元兑1美元附近,接着在12月又暴跌至接近1201日元兑1美元,之后就在该水平附近徘徊。这一做法已经让日本出口得到帮助,至少短期收效。
第二箭却完全射偏。日本没有设法减税来刺激经济,反而提高消费税,重重打击经济。造成日本经济在去年第2季下挫1.9%,到第3季仍萎缩0.6%,是日本2年来第2次经济衰退。第4季GDP终于见到正值,但也只有0.4%成长。
安倍经济学成效甚微
第三箭结构改革则完全射不出来。移民、女性的劳动力得不到妥善运用,银行的坏帐也不见好转。这对日本长期解决不景气,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经济学家及畅销书《货币战争》作者JimRickards认为,安倍经济“三支箭”未见成效,若不进一步改革,日本恐怕还要见到第3个“失落十年”。
李光耀早在1996年就预测中国经济将超越日本,而中国并没有让他等到2030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5年4月发布的全球189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来看,全球2014年GDP为77.3万亿美元(下同,108.2万亿新元),美国为17.4万亿,是老大,中国为10.3万亿,日本为4.6万亿,德国为3.8万亿,英国为2.9万亿,而欧盟全部总和为18.5万亿。换句话说,
名的前五位中,中国是老二,已达到老大美国的近六成,比老三的日本大了超过一倍。
事实上,曾被称为“经济恐龙”的日本受长期经济停滞影响,从5年前开始全面被中国赶超。中国在GDP上赶超日本即是一个信号弹,据2010年统计,中国GDP达到58790万亿美元,而日本为54740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