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蔡英文关键时刻添乱习马会:怕马英九占先机(4)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1-07 17:32:24

      当然,以美国的实力,辅以一众盟友的支援,如果全力投入,击垮中国也并非无法做到。只是鉴于中国世界第二的综合国力,和全球最大的工业规模,这一过程必将十分漫长,美国也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而且,即便中国最后被彻底打垮,美国也会如一战后的英国一样,因此战元气大伤。其结果,不仅是其全球霸主地位无法维持,本身也有被俄、欧等其他势力压过的风险。

      对中国而言,台湾是其大国崛起的关键所在,并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和民族意义;而对美国来说,台湾、乃至第一岛链,都不过是其全球霸权的一个组成部分,虽则重要,但即便失去,也不会致命。

      台湾在中美战略中的重要性不同,决定了美国不可能像中国那样,在台湾岛上投入自己的全部实力;而台湾与大陆紧密的地缘关系,以及中美的国力对比又决定了,美国若不投入全部实力,则无法达到保台的目的。

      投入少了没用,投入多了又得不偿失。基于这种无法调和的内在矛盾,基本可以判定,一旦台海战争爆发,美国不可能直接出兵保台。而在美军不出的情况下,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任何国家都远非中国对手,更不可能出头找打。基于这种博弈格局,台湾回归在技术上不仅不存在任何问题,甚至是相当容易的。

汉光演习

      在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国的情况下,收复台湾已不存在技术性阻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收复台湾的战略时机已经成熟。

      复台背后的中国战略考量

      在当前形势下,一旦强取台湾,必会引发美系势力的全线封锁,进而导致新冷战的发生。

      就本身而言,当下中国国力虽已大幅增长,但距离天花板尚有不短距离,远没有达到像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那般,国内经济潜力已经充分开发,必须通过扩张对外的影响力,从外部攫取大量利益,才能保证国力的继续增长。(这方面,一个比较形象化的例子就是:美日欧通过自家货币的国际化,获得了印钞票换资源的资格。而一旦这种地位被打破,这些国家必然陷入严重危机)

      而在外部环境方面,中国在国力上虽已是世界老二,但崛起速度过于迅速,国际地位一时尚无法跟上步伐。当下,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中,中国仍处于弱势地位,与美系势力全不能比。

      一旦因为强行复台,导致新冷战的爆发,美系势力必将对中国全线封锁,并会利用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将这种封锁扩展到全球范围。届时,中国无法从外部获取足够支持,也丧失了国内工业体系发展所必须的技术、市场和原材料来源,进而将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最终对自身的战略崛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汉光演习

      同时,台湾处于第一岛链核心的位置,也决定了一旦其回归中国,必将导致东亚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而今日之中国,国力虽已十分强大,但这种实力仍多体现为“内功”,地缘影响力仍远未充分发挥,对区域内国家的影响远逊于美国。

      这种局面就决定了,中国虽然有能力收复台湾,但却无力把控复台后的东亚格局。一旦强行复台,必然在东亚各国引发连锁反应。在中国无力掌控的情况下,各国政府为维护既得利益,必会倒向美国,进而拼凑起东亚版北约,形成中美新冷战格局,中国的周边形势将急剧恶化。

      所以,尽管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但这一核心利益的取得,不应以损害中国整体利益为代价。在台湾维持割据而不独立的局面下,中国政府不可能因一时一地之得失,而放弃大国崛起的历史机遇。

      当然,台湾割据的局面不可能永久持续。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终有尽头。一旦工业化和现代化基本完成,中国也就没有了韬光养晦以积攒国力的必要;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一路一带以及泛亚高铁、亚欧高铁等战略的逐渐施行,中国的地缘影响力和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也会逐渐增强。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