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张召忠道出琉球真相:美日暗中勾结瞒天过海(2)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1-07 17:31:55

      生米做成熟饭,日本大喜过望,终于获得中国前往西太平洋东大门的钥匙,控制了宫古海峡、大隅海峡和与西水道,并建立了侵占下一个目标台湾的桥头堡。清政府见大势已去,感觉对不住琉球属国,就三番五次地请求与日本谈判。侵占琉球是日本的国家战略,不是偶然事件,所以任何和平谈判都不可能解决。尽管此间有过"二分琉球方案"和"三分琉球方案",由于清政府始终拒绝使用武力解决,所以全都成为废案,书生清谈而已。1887年日本制定的《清国征讨策案》成为其国家军事战略,战略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为:第一步,先占领朝鲜,吞并琉球;第二步,侵占中国东北和台湾;第三步,进军中国大陆;第四步,进军欧美,经略进取万国,进而称霸全世界。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清政府只好退而求其次,李鸿章决定"延宕搁置"。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后连台湾都割让给了日本,清政府哪里还有心思管琉球的归属。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日本投降后将东北、台湾、澎湖列岛交还给中国,琉球群岛也交给中国管辖。蒋介石闻听此言后大惊失色,赶紧表白说收复其他失地就心满意足了,琉球万万不能要,希望中美共管或国际托管。罗斯福很不理解,白给为什么都不要?两天后再次约见蒋介石长谈,从地缘政治上分析了琉球群岛对中国国防安全的战略地位,并指出中国收复台湾如果丢掉琉球,台湾也不安全。他希望琉球划归中国管辖,决不能让侵略成性的日本再次染指。没有海权意识和战略头脑的蒋介石就是这么任性,回复罗斯福的仍然是那四个字:坚决不要!

      1945年3月美军发起冲绳战役,以雷霆万钧之力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琉球群岛。琉球人原以为迎来曙光和黎明,没想到被推入更加黑暗的魔窟。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难当头,死生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他们决定要把琉球人灭种。让老弱妇孺充当人体盾牌,把他们赶到最前线,从背后用机枪扫射致其大规模死亡,就这样数万人被赶尽杀绝。日本兵强迫民众跳崖自杀,逐村逐岛逐户清理,灭门灭族不留活口并销毁证据。到底死了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楚,1995年日本政府在冲绳设立了一个和平纪念碑,上面刻有9.4万人战死者姓名,希望借此安抚当地民众。没想到,到2002年,纪念碑上就铭刻了24万人的姓名。

      日本投降后,联合国安理会1947年4月2日第124次会议一致通过《战略防区之托管决定》,授予美国在琉球群岛的行政、立法、司法管辖权,中国钓鱼岛被裹挟其中成为美军靶场。美国托管期间大量驻军,推行去日本化,禁止使用日文和日本货币,日本人上岛使用护照,琉球变为美国殖民地,民众沦为二等公民,因此琉球人要求独立自治和反美浪潮日益高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美国违反《波茨坦公告》带领48个国家在旧金山和会上单独对日媾和,并签署了《日美安保条约》。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战败国日本从此结束了长达7年被美军占领的日子,开始享有作为国家的部分主权权利。

      1968年,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的美国焦头烂额,死缠烂打之下把太平洋战争中占领的硫磺岛归还给日本。日本得陇望蜀,又要美国归还冲绳。1971年佐藤荣作首相与尼克松总统签署核密约,作为交换条件签署了《归还冲绳协定》。1972年美国把军管了27年的冲绳移交给日本,条件是《日美安保条约》自动延长,因而美军得以永久性在冲绳驻军。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用战争方式侵占的别国领土一律无条件归还。据此,应把琉球群岛主权归还给昔日之琉球王国,琉球主权属于琉球人民。依据《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日本战后领土主权仅限于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个本岛,离岛归属需要反法西斯同盟集体商定。依据联合国安理会《托管协定》,美国作为托管责任方何时结束托管、托管地琉球交予何方应有委托方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决定。结果,美国一手遮天,私相授受,违反了上述所有国际法规,法律上应视为无效。更有甚者,在移交冲绳的过程中,美国搂草打兔子,还把本来隶属于中国的领土钓鱼岛稀里糊涂地也划归了冲绳。琉球群岛自古36岛,从未包括钓鱼岛,这种做法严重侵害了中国主权。从美国角度来看也存在严重法律问题,1854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海军准将代表美国与琉球王国签订《琉美修好条约》,这说明美国政府承认琉球王国为主权国家,1971年为何擅自把一个本国政府承认的主权国家私下移交给另一个国家日本?因此,琉球再议很有必要。琉球主权属于琉球人民,任何强权之间的私相授受都是非法的无效的。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