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教育>高考资讯>

高三孩子填志愿 父母要做“功课”

来源:《北京考试报》 时间:2011-02-20 19:48:39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已开始。虽然离5月填报志愿还有约3个月时间,但高考志愿填报已成为父母不得不提前关心的问题。有关招办老师提醒,在考生忙于学习之际,父母要提前做足填报志愿“功课”。

  据了解,往年曾有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没考上理想大学。因此,志愿填报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而高考志愿填报,学校、专业、地域等因素也是父母与考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父母从现在起就要帮孩子搜集这方面信息。

  首都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孙彤认为,父母做“功课”时,首先要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根据孩子的成绩,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有的孩子选择以专业优先填报志愿。那么,父母就要帮孩子查找哪些院校设有孩子喜欢的专业,然后了解相关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特点、师资情况、就业去向、往年录取分数等。近年来,一些高校的专业采取宽口径培养,招生时按大类,入校后在第一年或第二年再细分专业。因此,父母也要详细了解这方面的政策。

  有的孩子填报志愿时可能以学校为首选。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重点收集与孩子成绩相匹配的院校信息。目前,高校中有的是教育部直属,有的是其他中央部委所属,有的是211工程高校,有的是985工程高校,有的是民办高校,有的是独立学院,有的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不同院校有不同的培养特色。父母可到高校招生网站查询往年的录取情况,了解近三至五年在本市招生的最低分数与当年本市本批次分数控制线之间的分差及变化范围。同时,父母还要比较相近水平院校的录取分数差异。要提醒注意的是,父母不要只看学校某一年的绝对分数和分差,更不要只看最近一年的情况。父母还要了解学校的近几年招生政策,如人数、专业、二志愿及政策加分的变化。如有条件,父母可进行实地考查。

  当然,父母还要帮孩子统筹考虑京内高校和京外高校的关系,为其填报志愿时不要过分追求在京就读。江西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老师朱花建议,往年有北京考生宁愿选择一般的或低一个层次的京内高校就读,也不愿报考京外更好的院校。实际上,北京考生填报京外院校有不少优势。往年一些京外高校在京录取是二志愿完成招生计划,有的高校甚至要通过征集志愿方能完成计划,尤其是平时成绩在控制线附近或只高出控制线几分的考生,报考在京高校可能缺乏竞争力,如果报考京外高校录取把握较大。相同成绩,北京考生在京外可选择更适合的学校和专业,由于大部分京外高校在京安排专业计划时,为了鼓励北京考生填报,一般会优先考虑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有的高校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按一本批次招生,而在北京等少数省、直辖市放在二本批次招生。

作者:邱乾谋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