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朝阳产业,我国在医疗领域市场更加广阔,据估算,“十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10万亿元市场规模。因此,家电制造企业向医疗设备行业跨界渐成趋势,不仅有国外的飞利浦、西门子等欧美家电企业,国内的传统家电巨头——海信,也开始率先出航,布局医疗产业这片“蓝海”。
作为国产自主研发医疗设备的代表,海信医疗自2014年成立以来备受国外关注,在今年的IFA展上,海信精准医疗带来了又一次震撼。“今年的世界肿瘤与影像大会上,海信CAS和SID产品引起国外专家、代理商的高度关注,甚至中东土豪们,也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希望专门到他们代理商总部介绍这些东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董蒨教授如是说。在9月2日开幕的德国IFA展上,首次展出的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2.1升级版本,不仅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30%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实现了器官的自动识别与建模,将人工智能医疗的畅想落地。
据了解,此次参展的海信CAS 2.1升级版本,与以往相比,极大优化了使用流程、精简了操作步骤,自动化程度提高30%。首次应用的三维测量工具,能够帮助医生实现三维效果下的距离测量,为医生提供精确、高效的诊断帮助。此外,海信CAS 2.1版本采用与“Alpha Go”同质的深度学习算法,系统依据以往累积的病例数据,可自动进行器官识别与建模,极大的减少人工参与,提高诊断效率。
“海信拥有中国企业唯一的国家级多媒体重点实验室,研发实力雄厚,还有年销售千亿元的产业实力做支撑。”海信医疗设备公司副总经理高川说。在展会现场,众多参与者体验海信CAS,高效、精准、简洁的三围影像重建及量化模型分析案例,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对于海信CAS为临床医生在手术中提供快速诊断、精准治疗解决方案,现场参观的行业专家给予肯定。
医疗电子产业每年高达近3000亿美金的市场,其中美欧日约占全球医疗电子产值的85%,中国企业要靠领先技术和制造优势逆袭,海信在显示领域的积累和制造实力则是最好的互补。这次进军精准医疗,既是一次中国ICT工业与医疗行业的结合,也是中国产学研领域的典范。海信借此已站在一个巨大风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