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助力三农数字化侧供给 创新高效Fintech模式

来源:东方经济网 时间:2016-05-12 11:46:59

  前不久,马云在全球最知名的IT和通信产业盛会上向德国总理默克尔演示了蚂蚁金服的Smile to Pay扫脸技术,大秀支付宝“刷脸”支付,“人脸识别”技术开始被广泛关注。金融科技行业的格局将如何演变?相信未来还有诸多变数。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利用技术手段冒充他人进行诈骗的事件不断发生,如何精准确定借款人身份、防范欺诈风险,成为平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三农互金领域,除了要深入农村、农户,所需考察、确定的因素更多、更复杂,对于所需要审核的借款人身份及所上交资料的真实性,同样存在相同的风险隐患。

  当Fintech遇上“三农”,又会迸发出哪些火花?

  近日,专注三农金融的沐金农借助数字农业概念,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自主研发了风险识别系统——耕苗系统。此系统是为了规范化、透明化、简单化的管理加盟商及信贷员的工作流程,智能的移动化,具有定位系统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清楚了解到加盟商或信贷员下户到农村后的相关轨迹及用户的真实情况,可加快审批流程的同时,有效进行风控管理,突破风险防控壁垒。

  在应用到平台的风险管理环节后,耕苗系统不仅是降低了欺诈风险,同时也提高了用户审核的效率,在保证高准确率的情况下降低了线上信贷审核的风控成本。沐金农创始人王曾表示,加盟商及信贷员可利用耕苗系统中的现场图片拍摄上传、地图定位等模块,精准定位,对图片的真实性及用户现场识别进行交叉验证,可第一时间识别虚假信息,强化风控,降低风险,同时用户也可体验到快捷简便的服务。

  在国家大力提倡农业侧改革的背景下,“耕苗系统”的推出无疑是开辟农业数字化建设的侧供给新路径,在农村金融领域建立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运营模式。用数字化技术,按照人类需要的目标,对三农互金领域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涉及、控制及管理。也就是说,将某种相近的需求进行标准化改造,控制好成本线,实现 “一对多”,通过互联网撮合交易。这种模式突出的优势在于提高撮合交易的效率并把握了交易环节。完全从金融切入到三农领域,将其变成标准的金融产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场景化,借款用途可以进一步细分和清晰。农村信用体系健全之前,产业链金融蕴含的“闭环思维”、消费金融的“场景思维”、社交合作金融的“社区思维”将会是未来三农金融主要场景化金融的思维模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