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洋奶粉频频出事,是时候要“断舍离”了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6-04-05 11:56:34

  近日,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披露了一起由公安部督办、跨全国多省市的仿冒品牌婴儿奶粉案:在该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仿制多个品牌奶粉罐,并收购低档、廉价或非婴儿奶粉灌装生产假冒著名品牌奶粉,通过郑州、徐州、长沙、兖州等地经销商,销往全国多个省市。非法获利2000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对涉案的陈某等7人正式报请批准逮捕。

  

  三聚氰胺的影响,使得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已经到了谈“奶”色变的地步,而趁机流入国内市场的“洋奶粉”便借机风头兴盛,凭着自身的洋血统,标榜自己质优货好,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并引导国人盲目购买。

  电商、代购的兴起发展,国人选购洋奶粉更加便利,洋奶粉已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但随之而起的洋奶粉乱象也不时丛生,然而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国人仍坚信就算洋奶粉有问题也比国产好,但是这所谓的“洋奶粉”就真的能让人放心吗?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每个阶段都是无法弥补的,作为家长是否应该具有更理性的认知与辨别呢?

  洋奶粉”真假难辨,宝宝们伤不起

  

  电商,代购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很难分辨真假,即便有网上查询,电商、代购等平台对销售商的资质监管也是无处可寻,奶粉来源等营养保障就更不用说了。要知道很多欧美国家的奶粉是配额制。例如德国,简单来说,德国的工厂这个月只生产20万罐,那就不会随意增加配额生产到100万罐,原材料、人工等都不允许,在欧洲如果发现工厂随意增大配额,欧盟要对工厂出具巨额罚款。那么,一个月可以提供几十万或者几万罐的德国奶粉供应给中国,一定要小心是否是内地产奶粉再流到国外冒充。

  内地回收空奶粉罐,一个“换脸”就变成了洋奶粉再次招摇上市,这样的做法也屡见不鲜。洋奶粉通过各种不受监管的渠道卖给了消费者,比如一些号称保税区发货的商家,其实走的是国内快递,一些产品号称是海外直邮,其实在内地有个大大的仓库……最后这些所谓的洋奶粉都流入了中国宝宝口中。

  造假份子利欲熏心,让人痛心,受伤害的却是我们的孩子,家长不能盲目的追求洋品牌而忽略了真正的品质保障,孩子的健康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如此“中国专供”,你敢埋单吗

  有些洋品牌为了满足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生产了一批“中国专供”奶粉,但这些奶粉并不对本国销售。比如针对在本国生产的奶粉不添加香精,在中国生产的2段以上产品添加香精。也有些外资大品牌对欧美市场的用户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但对中国市场不承诺。转基因危害有很多专家在争论,国外消费者对转基因非常敏感,曾经发生妈妈们到卖场抗议某奶粉使用转基因原料的事件。对每一个家长来说,没必要拿自己的宝宝做试验,这种风险着实承担不起。

  还有一些洋品牌在本国并不销售,只专供中国。它们虽在国外注册,但本身既没有自己的牧场,又没有生产技术,而是委托其他工厂代加工,这就是俗称为“假洋鬼子”。这种奶粉的生产商和制造商并不一致,标榜自己为纯进口奶粉但是质量无从保障。

  

  乳业专家宋亮:洋奶粉鱼龙混杂,频繁不合格的奶粉品牌应勒令退出市场

  一些网络批发平台上没有授权证书的经销商拿到的货“不一定是品牌生产的,或者根本就是假冒的”。乳业专家宋亮介绍,一些假冒产品是国内生产国内发货,也有海外小工厂或者代工厂生产假货,有的使用伪劣原料,有的使用快过期的产品换包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所谓的正品洋奶粉优劣混杂,而消费者总是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消费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宋亮指出,乳业要加强对现有奶粉品牌的管理,建立奶粉品牌黑名单或信用制度,无论国内生产还是海外进口,凡是频繁被检测出不合格、消费者投诉较多等问题的奶粉品牌都将直接勒令退出市场。另外,加强许可证管理制度,推动生产、进口、经营销售等许可证定期审核、定期发放,对于生产或者进口规模小、市场区域小,并在几年没有太大变化的产品品牌,逐步取缔其生产进口许可。

  评论:国人要学会对“洋奶粉”说不

  “洋奶粉”频频出事风光不再,也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洋不等于好,洋也不一定优。因此消费者应该从盲目购买转为理性辨别,学会对“洋奶粉”说不,莫要舍近求远,一味追求难辨真假的洋奶粉。事实上,家门口的好奶粉更安全、更放心,为了宝宝健康,请家长们选择适合宝宝体质的好奶粉,给孩子一个好起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