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公司的成功离不开盈利,不能光有口碑没有资金。中国的动画公司,应当有更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模式,而不是单纯靠压榨年轻工作者对动漫的热爱。
4月30日,正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将在未来五年内出品十八部高质量的动画电影。(人民网(行情,问诊)2014年4月30日)
众所周知,国产原创动漫生产经营不易,面对已然成熟的欧美、日本动漫,中国的动漫公司只是刚刚起步的小婴儿,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这些年来,中国的原创动漫生产了不少,却一直没有跨越“小孩子的玩意儿”这个门槛,未能有让人赞叹的大作出现。特别是动画电影方面,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青青树能够坚持做原创动画,坚持做高质量的动画电影,其勇气值得嘉许。
然而,仅仅凭着勇气和一腔热血,就能做出“高质量”的动画电影了吗?该公司2011年出品的动画电影《魁拔》,作为“中国最严谨的玄幻、励志动画之一”,耗时两年制作,勇敢地在贺岁档上映,正面撞上了《巴拉拉小魔仙》和《喜洋洋与灰太狼之喜气洋洋过蛇年》,同时又作出了临时撤片调整档期的决定,再加上宣传不到位,于是只能是叫好不叫座。《魁拔》在票房上的惨败,不仅是公司的亏损,更多的是让动漫迷们对青青树公司信誉的质疑,以及对国产原创动画电影的绝望。《魁拔》的制作团队更是因为工作压力与收入待遇的巨大落差而大批出走。现在,青青树公司又喊出了“五年出十八部高质量动画电影”的口号,巨大的数字能证明什么呢?
一个国家动漫产业发达与否,诚然与它的动漫产品数量息息相关,但更与产品质量直接挂钩。以日本的吉卜力工作室和美国的迪斯尼公司为例,从公司创立至今,这两个公司的动画电影作品都是保持着一年一部甚至两三年一部的速度上映,从速度上当然不如号称要一年出3.6部动画电影的青青树公司,然而其每部作品都是叫好又叫座,在多少年后的今天,拿出来看依然回味悠长,且面向受众范围广泛,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对影片有自己的解读。想要制作出好的动画电影,并且获得盈利,不是仅仅靠着热血,更是要脚踏实地,看清自己的能力所在,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不能低估自己更不能高看自己。与其制作十八部一般的动画,不如用五年之功做一部传世之作。
动画公司的成功离不开盈利,不能光有口碑没有资金。中国的动画公司,应当有更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模式,而不是单纯靠压榨年轻工作者对动漫的热爱。国家对动漫产业也应该积极扶持,让动漫产业工作者们能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安心进行创作。中国动漫的崛起,除了热血,还要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