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似乎不太平静。2月18日,在银联的大力支持下,Apple Pay在首次登陆中国市场的第一天,绑卡数量就超过了3000万张。而在Apple Pay强势来袭的紧要关头,已有4亿多名用户的微信支付却宣布从3月1日起,提现功能将开始收取手续费。银联为什么要支持Apple Pay进入中国市场?微信支付宣布提现收费又出于什么目的?作为长期从事金融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研究的资深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汪蕾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发表了看法。
汪蕾教授认为,早在十几年前,银联就投入巨资布局近场支付,但一直没有打通线上线下的最后通道。而Apple Pay正是基于近场支付技术,所以此次才会有两家的合作。此外,有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第三季度,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阿里系的支付宝以71.51%的占有率位居榜首;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位列第二,占比15.99%。而银联商务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仅为0.49%。与Apple Pay合作,可谓是银联抢夺支付市场的重要一步。
虽然Apple Pay刚刚登陆中国,就取得了“绑卡数量超过3000万张”的好成绩。但汪蕾教授表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联的拓展还要考虑很多因素。因为苹果支付不像其他的支付工具,它没有账户余额,功能相对单一,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多方合作,尤其是商家的合作。到底有多少商家愿意参与进来,愿意在这个过程当中去贡献或者去把它作为一种通道,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作为银联来说,苹果可能只是它第一个合作的手机品牌,只要采用的技术标准一致,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后续手机品牌支付的出现。”汪蕾教授说。
而对于微信支付宣布提现收费的目的,除了转嫁一部分成本,汪蕾教授认为还有两点: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消费,因为微信支付明确指出,只针对提现功能收费,购物支付并不收取费用;另一方面是为了推动理财,是对用户行为的一种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