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不止王健林 华谊王中军也号称要挑战迪士尼了(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5-23 12:31:50

  类似的合作模式还体现在去年签约的郑州项目上。去年5月,华谊兄弟与河南本土最大的开发商建业地产,决定在郑州中牟县联手打造一座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电影小镇。这个项目建业地产占股65%,华谊则持有35%。

  与海口观澜湖一样,确定的郑州项目也将包含以冯氏电影场景为特色的建筑风格街区,同时还会新增影视拍摄基地和实景演出秀场,这将是海口项目的升级版。

  虽然王中军的轻资产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去拿地能力不足的现实,但与房地产公司合作,也要避免陷入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最大的弊端——以旅游文化之名,行圈地之实。

  华谊倾力打造的实景娱乐项目,今后的最大盈利空间应该是在与其文化本身赋予的价值,文化是核心,地产仅是载体。但由于利益驱使,目前很多类似项目并没有真正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产业融合,反而只是为地产项目装饰上文化的外衣。

  在勾勒出一幅以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华谊小镇版图后,品牌授权和实景娱乐目前已成为华谊兄弟的三大主营业务之一。去年8月,他们曾与平安银行签订了一项高达300亿元的战略合作,其中实景娱乐业务正是其合作的核心板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但这项业务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11年,王中军就率先确定了在上海、苏州、深圳、海口等城市搭建实景娱乐项目,但目前除了海口项目正式开业外,深圳的华谊文化城直到去年12月底才在坪山新区开工建设,而原本预计2014年就开工的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也直到去年底才开工。

  被王中军寄予厚望的这块业务,目前也并没有体现在账面上。2015年其品牌授权和实景娱乐营业收入在总营收中仅占比1.43%,处于各项主营业务的最末位。

  导致华谊这项业务进展缓慢的原因除了选址土地难以确定外,其依托的核心——华谊电影的影响力下滑也是关键。尽管过去多年内,华谊一直是国产电影的明星公司,但近年来在王中军“去电影化”策略下已逐渐失去国内电影行业的老大地位。

  在目前国内的电影行业中,华谊的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崛起,光线传媒已凭借突出的地面发行能力进入制片环节,博纳影业则依靠着北上淘金的香港电影人,还有想用互联网颠覆传统电影行业的互联网巨头。

  同时相比迪士尼,虽然有冯小刚这个国产电影的金字招牌,但华谊兄弟还是缺少足够有影响力的电影主题元素,这将很难支撑旗下的实景娱乐项目长久发展,单纯依靠电影元素打头阵,项目市场前景也未必乐观。

  迪士尼之所以风靡全球,在于它的商业模式规模化以及盈利模式多元化。以动漫制作为主导的迪士尼目前还在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得网络媒体的传播渠道,同时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在全球开发主题公园和相关衍生品、拓展出纵向产业链,以主题公园为中心,整合房地产、邮轮和旅游等业务。

  完备的商业模式让迪士尼的收入组成更为合理,目前在其收入中门票、购物和其他衍生品三部分的比例基本上是3:3:4,门票收入只作为日常维护费用。

  王中军自己也承认像迪士尼一样开发更多的衍生产业才是娱乐公司的必经之路,华谊兄弟也不例外。如何像迪士尼一样打通全产业链?王中军要走的路显然还很长。(界面 彭飞)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