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讯 今日券商股领涨大盘,整个板块大涨近9%。截至收盘,山西证券、光大证券、国元证券、宏源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东吴证券、招商证券涨停。
券商股为何会涨这么多?
1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强调,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分析人士认为,审核制改注册制是中国股市一项革命性的突破,此项规定直接利好券商。
日前央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一事,业内分析,这将促使银行存量客户的风险偏好有所提升,银行存款分流是大势所趋,其中资金分流到股市将直接利好非银板块。
自上月沪港通和央行降息等利好落地,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板块成为助推沪深股指上涨的主力军。方正证券分析师王松柏认为,降息有利于提升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促使交易量大幅增长,同时融资融券、股权质押等业务的规模也将随之提升。此外,降息还能降低证券公司的负债成本,包括标准化的债券融资以及两融收益权的转让成本等。
南京证券分析师季永峰表示,今年年底前,市场主力的主攻方向应该还是在券商股,主要因为证券行业全面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不论注册制、T+0还是转板,对券商都是大利好。券商股短线回调很正常,主要应是一些主力兑现收益。但长线看,证券行业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随着新业务的开展,现在经纪业务收入占证券行业收入的比例日益下降,一些券商的融资融券收入已占到公司总收入的40%以上,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已低于20%。另外,证券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类型。比如券商可以有贷款业务,投资者拥有10万元市值股票就可以做小微贷,相当于抢了银行的“奶酪”。他估计,今年证券行业总收入大约为去年的2倍左右。
申银万国认为,券商股第二波行情是由市场和情绪格局所决定。当前从格局上人人盼大牛市,而从实际操作中又缺乏好的龙头品种下,从心里又担心错过大牛市,券商股无论在ROE增长、政策以及牛市受益性方面均具有很强的优势。即使事后看,不是大牛市,在此矛盾而交错纠结的格局下,券商股也会有第二波行情。
胡晓辉认为,券商上涨逻辑如下:一、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平均盈利60%,这建立在经纪业务下滑、创新业务增速十分明显的基础上,比2006年更扎实;二、利率市场化初期券商都是最牛的板块;三、牛市已启,券商盈利更加明显;四、降息周期,券商受益;五、扩大直接融资券商最受益;六、沪港通打通海外与A股市场,国际指数配置比例提升提高股市估值;七、合规资金大举进场提升券商价值;八、券商加杠杆还在继续,盈利继续保持增速;九、未来可能实现T+0,提升券商估值;十、证监会全力推动券商的扩大规模,政策支持意图强烈且积极。
从市场格局来看,第二波行情至少还有20%。首先,从上述估值来看,还有20%以上的空间大券商才进入相对疯狂;其次,从市场来看,龙头板块的龙头股票至少翻一倍,此次龙头为光大证券翻一倍;最后,从股价来看,大券商中信、海通、华泰、光大、招商和广发股价还没有一个突破20元。
继续推荐大券商发力。三条主线:(1)增发后摊薄估值,而募集资金又很快提升ROE的品种光大、华泰和广发,招商于今年募集资金,估值也较便宜;(2)大券商中信、海通估值便宜,受益改革;(3)明年国企改革可能是个很大的主题方向,推荐估值便宜且有国企改革预期的国元证券。
海外机构投资者活跃度有所回升券商医药股获增持
一些机构投资者将目光继续锁定在中资金融股上。据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机构贝莱德(BlackRock, Inc.)、麦格理(Macquarie Group Limited)就是其中的代表,前者大笔增持中国银河证券(6881)H股,后者增持国泰君安国际(1788)。数据显示,两机构分别于11月25日、24日增持中国银河H股超4002.9万股和国泰君安国际1264.2万股,增持后分别持股逾1.04亿股和1.17亿股,持股比例达6.16%和5.17%。
由于央行的降息,市场机构大多认为,地产、券商将受益于本轮降息的刺激效应,楼市销量有望回暖,未来地产股将有一波上涨行情。与地产股密切相关的建材水泥股继续获得机构的青睐,大幅减持中资股的摩根大通、以及机构贝莱德均在近期增持了中资水泥股。数据显示,两机构分别于11月24日、25日增持金隅股份(2009)H股逾352万股和491万股,增持后持股逾5925万股和1.07亿股,持股占比升至5.06%、9.17%。德银集团在11月21日便大笔增持了安徽海螺水泥股份(0914)H股337.1万股,使得持股总数超6632万股,持股比例升至5.1%。
凤凰金融理财年赚8-13% 精品限时首发预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