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日媒:中国推进改革优先选择国企有两大原因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 时间:2014-09-23 10:49:16

    【早前报道】媒体:原定9月出炉国资改革方案明年由中央深改组出台

    傅成玉:国企改革不是把国企改掉 需去行政化

    凤凰财经讯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一届领导层上台执政已一年半有余。然而,国内外如今讨论的焦点却仍然是习近平对于改革到底有多大的决心和进行到底的姿态。在这种背景下,考验其改革力度,同时也是当前最优先课题的国企改革正在加速推进。

    “今年后四个月,政府将抱定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决心,推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改革”,中国总理李克强9月10日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主题演讲中如此强调。很多分析人士指出,所谓重点改革,就是国有企业改革。

    那么,为什么选择国有企业为改革目标呢?一位相关人士称,如果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那么“当代中国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将都可以找到解决道路”。现在的中国,存在社会、机构效率低下,贪腐横行等构造问题。贪腐甚至严重到了没有贿赂就办不成任何事的地步。而效率低下和贪腐横行两大问题的典型就是“国有企业”。各国有企业的资本效率都在逐年恶化。不仅如此,国企和行政机关的勾结产生了特权,完全成为了腐败的温床。

    允许民间和外国资本参股国企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是允许民间和外国资本参股国有企业。其意图是减少来自政府的干预,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还希望促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透明,加强对违规支出的监督,打破国有企业贪腐横行的“商业惯例”。

    14日,大型国有石油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宣布,将出售旗下汽油销售子公司合计29.99%的股权,允许国内外25家企业参股。同时,最大国有综合性企业中信集团(CITIC)在8月下旬事实上进行整体上市之前,将超过15%的股权出售给27家企业。日本的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和瑞穗银行也成为了股东。

    中国政府7月选择大型粮食企业中粮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等6家国有企业作为改革试点企业。就在此后,因为预计将有更多国有企业开放资本,在北京开始出现寻求参股的外国人每天造访国企总部的情形。

    中国领导层选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强不无关系。此前,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似乎被认为雄厚到了无穷无尽的地步,而这样的日子已经成了历史。陷入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不断出现。为了保持经济发展,今后必须有效利用国家有限的经济资源,这种紧迫感正在加强。政府投入国有企业的资本正是经济资源的一种。

    据中国财政部统计,2010年曾为10.2%的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到2012年已经下降至5.9%。2013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但产能过剩和经营效率低下难以轻易解决,净资产收益率似乎仍将持续下降。在中国政府内部,已出现“ROE低于银行利率的国有企业应该立刻进行重组和整合”等主张“分类管理”声音。

    将“反腐败”作为改革原动力

    另一个关键词是“反腐败运动”。据《京华时报》报道,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被查处的国有企业高管多达67人。尤其是能源、通信和电力等国有企业几近垄断的行业,企业高管容易与党政干部勾结,一直被视为腐败的温床。习近平在8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定大幅削减一直被指过高的大型国企高管薪酬,意在借此赢得大众支持,获得改革的原动力。

    当然,国有企业的问题此前也被提到过多次。不过,屡屡被高高举起,然后轻轻放下。因为与国有企业关系密切的党政干部组成了“行业集团”,其政治影响力非常大,以至无法进行改革。不仅如此,有些大人物正是靠着与行业的密切关系才仕途高升的,他们一直为确保行业和自身的利益而积极活动。

    不过,抗拒改革的行业还有很多,比如电力行业等。无论怎样,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景或将成为衡量习近平改革决心的一杆天枰。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